市建筲箕灣 突招意向

市區重建局原定連同土瓜灣馬頭圍道/春田街項目,本季可推出650個住宅單位,但該項目計劃改為資助房屋用途,令供應出現變數,料該局為填補供應空缺,昨突轉推筲箕灣西灣河街重建項目招收意向書,不過項目預計單位量僅約120伙,故來自市建局供應流失約370伙,令本季推出單位量較預期減少約57%,市場預期項目估值約6.24億元。

市建局公布,上述筲箕灣西灣河街項目昨招收發展意向書,項目佔地約7,643方呎,預計住宅樓面約57,696方呎,提供約120個住宅單位,另設約6,459方呎商業樓面,截收日期為七月八日。是次為三年多以來該局再次推出港島重建項目。

估值6.2億 每呎9723

高緯環球大中華區評值及專業顧問部主管及執行總監張翹楚認為,項目位置並非臨海,估計僅高層單位景觀會較佳,他預期住宅及商業部分的每方呎樓面地價分別約8,821及17,790元,整個項目估值約6.24億元,平均每方呎樓面地價約9,723元。

事實上,今季政府原定安排推出的市建局項目,只有土瓜灣馬頭角北帝街/新山道、以及馬頭圍道/春田街兩個,其中前者將於下月中截標,但近期該局研究將可提供約490個單位的馬頭圍道項目,改為資助房屋,而該局突然轉推筲箕灣項目,市場相信是為了加快填補供應,但礙於規模有異,故供應量仍流失約370伙。

至於補地價亦是住宅供應主要來源,但業界認為地政總署釐定補價未能吸引發展商,亦對供應構成影響。

倡補價計足銷售成本

仲量聯行物業估價部亞洲區主管劉振江稱,地政總署計算住宅項目補地價時,未有反映市場營運變化,現時實際銷售成本一般佔總銷售收入約5.5至9%,包括經紀佣金、示範單位等費用,惟該署估算僅1%,故建議上調總銷售成本估算至6%;而該署估算建築成本與發展商實際支出有至少10%差距。

該行香港董事總經理曾煥平稱,撇除港鐵及西鐵項目,透過私人換地及土地契約修訂而完成補地價住宅單位,一四至一五年度截至一月僅100個,反映未吸引發展商透過補價製造住宅單位。

不過,近年政府仍持續主動推出住宅地,故帶動庫房有穩定收益,本季政府共批出7幅政府土地,成交總額逾104億元,儘管按季減少約27.7%,不過仍力保百億,為近12個季度以來,第11次進帳逾100億元,其中上周以逾36.28億元批出的屯門第56區管翠路住宅地地價最高。

本季市建局項目最新供應情況

原先供應:馬頭角北帝街 / 新山道項目

提供160伙

已安排下月中截標

馬頭圍道 / 春田街項目

提供490伙

近月市建局研究改為資助房屋

頂替供應:西灣河街項目

提供120伙

昨日突招收發展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