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賺,自己高位接貨。」是於兩周前,自己解構了長和(00001)因市場去槓桿化而受壓,所寫文章得到的回應。
這位仁兄表面精明,可是背後的邏輯卻大錯特錯,入市的時候上手有賺,是閒過立秋的事情,和機會好壞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要上手蝕才算買得過,豈不是只可以買跌到歷史新低的股票,以同樣邏輯,甚至飯一定要係屋企食,唔可以畀餐廳賺,至於樓就更加唔使買。
事後證明,長和當時的確是一個相當不俗的入市機會,所賺的百分比是不高,可是在這個亂到七彩的六月,能夠倚重作為主力定海神針,貢獻是相當重要。
其實作為投資者,需要關注的不外乎是價值以及動力兩個層面,而價值相對上比動力重要。
像那位回應的朋友一樣,最容易犯上的錯誤,是將股票的價值和股票的價格兩者混淆,股價高,不代表沒有足夠的價值,反之亦然。如果將概念搞得清楚,是不應該有畏高症或者只會專執垃圾的情況出現。
當然價值這回事,是極度主觀見仁見智,長和當時短期是受壓,和重組前的價格比卻高了一大截,關鍵在於是否重組真的釋放出價值,自己選擇信了,亦認為長實地產(01113)未掛牌之前,長和的高位是有參考價值,自然覺得抵買。
整件事的另一個重點,是自己鎖定長和而非長實地產,印證了板塊稀缺性是極之重要的一個價值。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公司客戶持有長和及長實地產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