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港交所一口氣推出市調機制及收市競價時段兩大市場改革諮詢,當時市場就引入市調機制回響甚大,擔心會對市場構成不必要干擾,但四月踏入「大時代」後,港股漸趨A股化,個別股份單日波動驚人,業界論調即轉向支持,可惜市調機制卻暴露不少缺失。
近日業界就港交所應盡快推出市調機制的聲音愈來愈多,估計最快明年可正式登場,惟市調機制推出初期卻未能涵蓋波動最大、兼有較多散戶參與的細價股,因此新機制即使推行,小投資者仍然暴露於風險之中。
所謂市調機制,是類似內地升跌停板機制,建議在港股交易時段內,除下午收市前十五分鐘外,若證券成交價較五分鐘前成交價高於或低於一成、而期貨則為半成,就會觸發五分鐘的冷靜期。在冷靜期內,有關股份只可在五分鐘前的參考價格上下一成的限制範圍內買賣,直至冷靜期完結後繼續自由買賣。
港交所建議的調節機制,初期只會涵蓋恒指及國指成分股共八十一隻股份,及八隻恒指及國指相關的期貨合約。事實上,在過去數年恒指及國指成分股,甚少在短時間內出現極大的波動,即使四月以來,港股大上大落,但恒指及國指成分股亦罕有在五分鐘內出現成交價高出或低於一成的情況。
反觀四月以來,經常出現市值細,貨源集中的細價股單日升幅動輒倍計,股價短時間內大上大落,更有個別股份突然上演高台插水,股價忽然急挫,令投資者蒙受損失,所以相對恒指及國指成分股而言,細價股就引入市調機制更具迫切性。
市調機制推行的目的是希望投資者在市場出現異動時,不會過分恐慌,但在此短短五分鐘的冷靜期內,監管機構能否為市場提供足夠的相關資訊,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價波動的原因,才是問題關鍵所在,否則在市場訊息仍然模糊的情況下,冷靜期過後股價仍會繼續波動,則機制如同虛設。
在多數成熟的金融市場均設有市調機制,但隨着港股A股化,股份價格日益波動下,為降低風險及保障投資者利益,市場對引入市調機制的抗拒性明顯降低,但制度是否能針對市場所需,同時在保障投資者利益與市場干預之間取得適當平衡,實在值得深究,否則過多的干預只會有損香港自由開放的金融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