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早已預期MSCI會將A股暫時拒諸門外。MSCI昨更即時宣布將與中國證監會成立工作小組,磋商解決A股的額度分配、資本流動及實際權益持有等三大問題。市場亦認同MSCI的決定,在內地市場仍然充塞散戶炒消息主導下,一旦A股「入摩」,全球追蹤指數的基金都要被動追入,對內地市場帶來的衝擊未必是好事。
環球投資者對於A股近期狂野表現目瞪口呆。MSCI高層表示在今年的諮詢了解到,全球主要投資者都渴望A股市場進一步自由化,尤其是份額分配過程、資本流動性限制以及投資實益所有權問題。加上MSCI的客戶群龐大且分散,因此必須確保相關問題以有序、透明的方式解決。
不過,MSCI亦不忘示好,指基於中國當前對市場開放所取得的明顯進展,及持續改革的推進,A股將被保留在二○一六年,即明年納入新興市場的審核名單上。
MSCI暫未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相信是着眼於追蹤指數基金,仍未可自由買賣指數中的A股,而現時滬港通仍存在額度限制,深港通亦未落實推出等。因此,在內地市場仍未完全開放下,即使MSCI納入A股,僅會計算A股市值約百分之五為起點,按現時追蹤指數的資產約萬七億美元計,A股一旦被納入,預料會有約二百一十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內地,雖然總量不大,但對內地市場的改革開放有着重大意義。
市場一般預期,A股延遲納入MSCI指數僅屬心理層面影響,核心重點在於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下半年人民幣會加快國際化,因而帶來的海外資金進場不容忽視。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中國資本市場仍未完全成熟,A股近期屢創新高,MSCI暫時將A股拒諸門外,為市場降温,對日後內地金融市場發展更為有利。內地股市早就患上先天性發育不良、後天投機過度活躍。在監管機構多次要求收緊兩融政策,金融槓桿沒有降下來之前,實不宜全面開放資金跨境流動。
在可預見的將來,有管制的資本項目逐步放開,可能是控制風險的較好解決方案。一旦資金跨境自由流動,隨時可能觸發難以預料的市場風險,甚至金融系統風險。而A股被納入國際性指數只是遲早的事,亦是一個階段性進展,是過程而非目標,不能因小失大,而內地監管機構有必要嚴守風險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