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港股遲來的春天

近期港股隨內地股市起舞,可說是「遲來的春天」。從港股總市值逾60%以上是來自內地在港掛牌上市國企和民企,便可知中港關係之密切。目前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21倍,港股恒指這次縱然跟隨內地上升了逾3,000點,但平均市盈率仍不到12倍,兩個市場表現顯然是頗不對稱。

掌話語權找合理估值

有說內地股民過於情緒化,投資表現並不成熟;港股則是國際化市場,投資者比較理性。香港回歸前,政治前景極不明朗,港股市盈率仍有13至14倍,現在回歸了18年,一切塵埃落定,且有中國經濟作為大靠山,但平均市盈率卻較回歸前還要低,這情況已十分不合理。因此,不要瞎說內地大叔、大媽把內地股市瘋炒到了21倍市盈率是不合理,更莫說港股近月來接連上升,交投大增便是市場A股化,其實只是港股現時隨着內地資金湧港,力量蓋過一直操控着港股市場「話語權」的國際投資資金,藉此找回比較合理的市場估值而已。

現在的股市表現大部分取決於資金流向,自90年代初前港英政府「好心」做壞事,藉口開放市場,大搞所謂的市場國際化開始,前港英政府便已經把本地市場的話語權「順理成章」地交到坐擁龐大資金的外資手上。回歸18年,歷屆特區政府不但沒有設法扭轉這個不平衡現象,反而還在打造成為區內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美夢之下,繼續深化有關安排,最終令本地市場盡由外資壟斷,市場估值的話語權全操控在國際投資資金的手上,俯仰由人,舞高弄低,儼然把本港股市變成了他們的「提款機」。

筆者說本地市場的話語權都由國際投資資金把持並非無的放矢,港股市場多年來有近五成半交投,都由14家絕大部分是外資投行的A組券商所把持,連同其他組別,市場恒常有逾70%以上的交投都是來自基金投資者,因此基金投資者的投資意向成了市場的主導。

港股市盈率仍然偏低

除了以「操控」作為解釋,筆者實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解釋因何港股市場在內地經濟發展及有眾多內企在港上市的大好形勢下,估值不要說跟不上內地A股市場,就是與其他市場比較,也是過分偏低。大家看看以下數字:美洲美國道指數市盈率目前是15.9倍,歐洲英國富時100指數是23.7倍,德國DAX指數18.7倍,巴黎CAC指數25.8倍,亞洲日本日經指數22.5倍,澳洲ASX指數20.8倍,南韓KOSPI指數18.3倍,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15.6倍,連馬來西亞市場的KLCI指數也達17.4倍,則本港現時恒指的11.7倍是一眾市場之中最低的一個,是否合理?已經可以不言而喻了。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