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戰略 切忌一哄而上

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正式宣示嶄新的工業戰略,通過「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這是中國「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第一步就是要在二○二五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二○三五年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並在建國一百年時,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產業「重金融輕工業」的思維開始扭轉,製造業重新成為各國的發展重點,而近年來全球資訊科技與自動化技術的加速發展,也讓重新啟動的工業製造有了全新面貌。此次中國調整工業政策,實則是受德國「工業4.0」和美國的「振興美國先進製造業(AMP)」的啟發,核心思維是促進工業化和資訊化融合,讓製造系統具有智能化的功能,提升效能、降低成本。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淘汰落後產能、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兩大戰略的實施,可能是中國經濟第二次騰飛的良機,但政府推動的產業發展規劃與實施往往是雙刃劍,好處在於可集中力量加快推動戰略發展,惟一旦不能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各地爭上各種創新型、智能化產業項目,勢必形成新的產能過剩。

回顧上一屆領導人主政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工業政策軸,各級政府投放了大量財政資源,新能源產業產能迅速擴張,光伏、風電隨之陷入產能嚴重過剩窘況,並面臨歐美的反傾銷抵制。而在此次「中國製造2025」文本出台前,東莞、泉州、江蘇等「地方版製造2025發展綱要」早已「搶閘」發布,全國一擁而上的虛假繁榮已初見端倪。

「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另一關鍵在於知識產權,內地智能製造的基礎研發能力與國際仍有差距,原創能力依然匱乏,製造系統的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如果不能從「中國製造」升級到「中國智造」,中國還是會淪為西方製造的工廠,企業圈資源之餘,最終還要加強研發,獲取關鍵技術,交出能與國際大廠一較高下的真功夫。

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低端產能嚴重過剩的現實,令工業4.0成為被當局寄予厚望,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牌」。「中國製造2025」的升級轉型路徑已突破傳統製造業的範疇,需要新的轉型思維配合,四萬億投資後遺症尚未解決,市場需保持理性,切忌重走「一哄而上」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