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狂牛畢現,港股A股化則日趨明顯。正當北水湧入之際,港股近期瀰漫短線投機炒風,個別股份升跌幅度驚人,面對中港股市的「瘋牛」,投資者需要新思維,中港監管機構亦要面對「大時代」的考驗,應全面審視現行監管機制是否足夠,並且加強溝通,就兩地市場關注的議題定期向外公布進展,不要落入鞭長莫及的困局。
港股在滬港通推出後逐步走向A股化,不知是否巧合,類似A股短線操作炒股手法也有增加迹象,例如板塊輪流炒作時間縮短,細價股成交活躍,而且交投金額規模龐大,股價升跌幅驚人,沽貨獲利後便一哄而散。這些現象與內地流行炒法十分相似。
事實上,一些股份的股價大起大落,懷疑貨源早已歸邊,令股價完全脫離基本面,在市場上時有所聞。近日個別細價股「喪炒」引起市場關注,監管機構理應加強監察市況變化,維護市場公平公正。不過,由於今次港股大時代與過往不同,尤其是以往並未有滬港通這個新機制,引伸的監管問題有所不同,可能更難於駕馭。
近日個別細價股大幅急升後急跌,不少散戶自爆曾中伏,損失慘重,監管機構更應該早作準備防患未然,如果在追查資金去向時遇到困難,更需要加強中港兩地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其中可能涉及複雜的監管合作問題,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調查,投資者入市更要有清醒的頭腦才能免於中伏。
滬港通自去年十一月開通後,中港監管機構積極推出各項優化措施,令港股進入大時代,深港通亦預期在下半年推出,顯示港股將進一步與內地股市融合,交投持續增加有利港股長遠發展,但若港股A股化趨勢持續,港股波動性必定大增,癲股湧現對投機人士是好消息,但對理性投資者來說則隨時在波動市況中被淹沒。
港交所近日積極檢討「同股不同權」引發的股權架構問題,以吸引更多內地創新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內地交易所亦不甘後人加入競爭,反映中港市場融合是歷史發展大趨勢,互聯互通既是合作又是競爭,而估計在中港監管不同層面上引發的問題只會有增無減。
為了配合未來發展,兩地監管機構加強合作必須作出恒常化安排,即時對市場的突發問題作出反應及公布,才能釋除市場及投資者的疑慮。投資者面對大時代的股市行情,需要新一套投資思維,才能作出適當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