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中資奪話語權

股票市場自四月初突由冷轉熱,指數與大市交投顯著提升,中港股市尤其是上市企業之間關係密切,加上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大中華市場概念已逐步實現,並且由「滬港通」作為領頭羊帶動下,已屬「遲來的春天」,理應自去年底便已經跟隨「滬港通」的啟動及內地股市牛氣湧現而起動,現在卻遲了將近半年才出現,希望內地的大牛市經過六個多月不是開到荼蘼,不致令本港股民搭上「尾班車」。

市盈率較滬市低水

內地股市狂牛狂奔大半年,滬綜指上升逾倍,港股市場才起步,雖然恒指自上月初上升逾3,000點,但目前平均市盈率只是12倍左右,遠低於滬股市場平均大約21倍,因此內地股市縱然真的出現到頂回落,港股市場理論上也不需要跟隨。

現時港股表現主要取決於資金流向,基本是資金市,誰錢多誰話事,非單純靠傳統投資智慧帶動。因此,港股縱然估值吸引,資金不來也是枉然。港股升勢能否持續,最終也還得看內地股市的走向,內地股市走勢出現逆轉,內地投資基金自顧不暇,資金抽離港股市場,港股暢旺之勢也難以保持。

事實上,港股市場受資金流向影響素來都較其他市場明顯,這是由於本港多年以來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結果。港股市場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美名下,是升是跌,俯仰由人,不能自己,原因是大市交投有逾70%都是來自國際投資基金的活動,因此升跌全看國際投資基金「大鱷」的取態,這亦是筆者前文所說的「話語權」的問題。

打破外資大鱷壟斷

港股市場於九七回歸之前由於政治前景十分不明朗,因此大市平均市盈率一直只有13至14倍,遠比其他市場為低。香港回歸近十八年,作為最大靠山的內地經濟騰飛,跟回歸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大市市盈率卻只有11至12倍,比回歸前更低,這便是話語權不在自己之手的結果。

中央政府透過「滬港通」等機制間接推動內地資金來港投資,表面上是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及紓解內地市場過量投資資金的措施,然而有意無意卻幫助港股市場打破「話語權」由國際投資基金所壟斷的局面,否則恒指近期上升的逾3,000點便肯定無法出現。朋友對我說,這是由內地主導的另一場的「貨幣戰爭」,作為國際經濟大國,手握龐大資金,包括亞投行在內等舉措,都有中國爭取話語權的影子,若真如此,倒是值得高興的事。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