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已是中央、商界和學者的基本共識。雖然各界對「新常態」的具體內容並未有完全一致的共識,但總的來說包括一、經濟增長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二、推行可持繼及包容性增長(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三、提升技術及產品創新;四、提升市場競爭。
筆者早於一一年在題為《改變發展模式談何容易》一文中提出「在中國改革初期,為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高速增長,往往忽略了對環境及天然資源的過度消耗,經過三十多年的「粗放式」發展,已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中國更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從過往的『粗放式』的發展方式轉向『重質(包括改善民生及保護環境)』 為導向的發展模式」。
此外,在一三年題為《中國收入陷阱》一文中,提出中國要避免像墨西哥或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在達到中等收入水平後,經濟增長便停滯不前的情況,就「不能長期依賴低成本保持競爭力,長遠也要發展高增值產品,這些產品離不開高質素的產品設計和品質監控」。
在以往多次提出的「重質」 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正正就是今天中央倡導的「新常態」發展模式,筆者樂見中央走出正確的重要一步。
由「粗放式」轉變為「新常態」發展模式,經濟指標亦應相繼作出改變。以往着重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作為主要經濟增長指標,已不能反映「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水平。由於「新常態」涵蓋的維度(Dimensions)是多方面的 ,衡量中國的經濟表現,就不能單看GDP,中國應建立一套多元的綜合經濟指標,量度包括收入增長、收入分配、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各方面的增長成果。有了這些多元綜合指標,中央才能確切知道,中國是否取得一個更平衡及包容性的(即更多人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經濟增長。
更重要的是,能否確實推行「新常態」的經濟發展模式,有賴各地方政府的配合與執行。如果沒有確實的多元指標用以評核地方官員的表現,不難想像,地方官員只會走回以往追求GDP增長,不惜透過各項低經濟效益的「政績工程」推高地方的GDP。這樣只會令「新常態」發展模式流於口號,走回中國經濟增長的回頭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