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升勢仍雄赳赳,全賴阿爺源源不絕提供炒作題材。昨日是央企合併及中國版QE,恒指及國指分別升372點及252點。傳統上,恒指每千點關口都被視為阻力,但純粹是心理因素。但今浪目標已提升至30,000點或32,000點,經濟欠佳已無甚影響力,反而是放水和改革的藉口,故短線無論大注或細注都不能錯過,但明日期結可能較波動。
升市既然是資金的推動,有分析認為成交額有其代表性,但近日就算成交減少亦無阻升勢,昨日主板成交已回升至1,908億元。至於所謂「金管局干預」被認為是資金入市的訊號則可能是混淆視聽,皆因今次不同以往,金管局接港元沽盤只是斷斷續續,且金額相對股市成交並不大,並不排除是好友造勢。
雖然市場狂炒國策消息,不過,近兩日升市火車頭仍屬滙控(00005),大笨象重振雄風主要炒遷冊回港消息,英國報紙亦順勢推測將賣埋英零售業務,但外資大行認為冇乜可能,祖業不能輕易變賣,何況太貴亦難尋找買家。
其實,滙控價殘反彈已算遲來的春天,貴為恒指最重磅股,仲有5厘幾息可謂相當礙眼,內銀股相對之下顯得甚「貴」,炒埋滙控屬一家便宜兩家着,雖然成本甚貴,但可帶動埋其他藍籌。
滙控昨高位見壓力回落1.8元,滙控除了是獅王和象王之外,亦是蟹王,萬億街貨的確係難炒。下一隻會輪到邊隻?純捉攤路,古勝會揀番本地地產股。
外電報道「中國版QE」將推出,人民銀行買番地方債,等於為內銀股拆彈,但亦存許多爭議和疑點;事實上,早前中央推1.6萬元億人仔地方債置換計劃,惟作為頭炮之江蘇省地方債發行卻難產,依家股市炒到瘋狂,爛鬼地方債想搵投資者吼都難;冇投資者買,由阿爺啃番便是「中國版QE」之由來,但這亦變成俗語中的「塘水滾塘魚」。
不過,阿爺處理市場傳聞可見有輕重之別,好消息讓其發酵,壞消息如上周五的調控印花稅傳聞則即時澄清。內銀A股表現較好,滬綜指昨升3%,而深成指僅升0.66%,相反內銀H股對此天大傳聞反應不大。
至於央企合併消息則AH股同告雀躍,因有「南北車」合併在前,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併在後,其他合併消息不脛而走,今次更有傳媒引述國資委稱將央企縮減至40家,但國資委傍晚表示報道未經核實,惟市場昨日再度尋寶。
中國南車(01766)和北車(06199)已成過去式,新目標是「兩鐵」、「三桶油」以及「四大航運」,雖然上市公司一律否認,但仍各自各精彩。
所有報道和消息均言之鑿鑿,真係唔知信邊個好。不過,央企分為兩類:公益類和商業類,由於電訊和電力等行業面向消費者,合併造成壟斷對消費者無益,所以重組機會最低;而商業類則要看「走出去」的能耐,「三桶油」雖與國際巨頭埃克森美孚和BP比較,但涉及的競爭不大,機會亦次之。
至於航運集團連年虧損,以中國「最差的企業最有機會重組」之邏輯,航運是重組的熱門,況且早幾年亦有中外運集團合併長航個案;然而,航運業虧損的底因是需求疲弱以及運力過剩,重組的效益其實不大。
當然,最需要合併的是與外國對手高度競爭的行業,集結力量形成「一個大拳頭」,所以南北車合併之速前所未有,以相同思維,中國中鐵(00390)和中鐵建(01186)亦順理成章。中國另一銳意走出去的項目是核電,故此亦很快促成了中電投與國家核電之合併;但核電首要是安全,中國今年重啟沿海核電作為示範工程,以中核和中廣核技術融合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為示範。
若核電技術取得成功,標誌着核電設備可能先獲甜頭,以此之故,上海電氣(02727)在復活節之後飆升逾倍,A股較H股溢價1.8倍亦是主要原因;相對而言,東方電氣(01072)「僅升」不足兩成。為央企重組穿鑿附會也好,看好核電發展潛力也好,無疑概念可遠遠跑在盈利能力之先。
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