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兩市繼續震盪向上,滬綜指接連突破了3,800點和3,900點關,創業板指數亦突破了2,500點大關。
從技術分析來看,目前大市的升幅已過大,短期內有回吐壓力,大家亦有「恐高」的心理。
近日大市的走勢有幾項特徵,首先是市場熱點繼續深化,部分藍籌股亦紛紛「補漲」,例如在四月初,中國聯通(600050.SH)就一度漲停板;其次是不同股市題材的走勢出現了分化,例如全國「第一高價股」全通教育(300359.SZ)近期連日下跌,但金亞科技(300028.SZ)就連續三日漲停板。
此外,大市的成交額繼續大增,最近五個交易日滬深兩市的總成交額,平均達到了1.2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股市一旦「走牛」,相信將繼續演繹「逼空」挾倉的行情,滬指突破4,000點指日可待,原因是目前投資者可以隨時減倉,但他們看到股價上升又會追漲,這樣反覆追漲,就推高了A股指數;而石化、銀行和地產等權重股近日在反覆震盪,例如萬科(000002.SZ)就連續下跌了四日,但是大市照樣穩步上升,一旦萬科等指數股掉頭上升,大市就會繼續上漲;最後,在牛市之中,「利空出盡成利好」,類似IPO吸金這一類「負面消息」,不可能影響到牛市的大格局。
經濟數據方面,官方的PMI數據從二月份的49.9上升到三月份的50.1,高於市場平均預測的49.7,當中大公司PMI指數上升了1.1,至三月份的51.1,但與此同時,中小企業PMI指數就分別下降到48和46。一般認為,數字低於50就表示生產收縮。
根據中國最新發布的PMI採購經理指數判斷,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勢頭正在放緩之中。預測中國第一季GDP增長率將降至7%以下,第二季會進一步降到6.6%。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則認為通縮才是真正的威脅。內地進口價格指數從二月份的43.9,反彈上45.0水平,有助於紓緩通縮的壓力,雖然這也表示利潤率可能進一步下降,從而影響勞工市場,尤其是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是充分就業,而不是以往的實際GDP增長。
此外,內地經濟增速放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咎於出口轉弱,以及房地產和道路等固定資產投資的減少。雖然中國經濟增長將進入「6%時代」,但最近一項全球投資情緒調查顯示,基金經理仍相信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最佳市場。
中資基金經理 姚遷(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