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蒙古接壤,以煤礦聞名,也是專門為精英階層以及國庫服務的銀行體系的發源地。
在清朝,山西銀行有一種特殊的股權結構來區分資產所有權、經營控制和現金流權。「資本」股權是按銀行資產比例授予股東股權, 然而,他們沒權過問銀行的日常運作。山西銀行的資本股東就如勞合社(Lloyds) 一樣,擁有無限的責任。
因此,資本股東不得不使用結構嚴謹的補償政策。資本股東為銀行職員進行評估,並分配「專業」股份,其中附帶收取股息的權利;專業股東 (即員工) 可以按比例就銀行業務投票。總經理一人擔當董事會,可以批准或否決建議。
山西銀行只會錄用山西省內人士。求職者家族三代都會被審查,並需出示宣誓書和卓越公民的保證書;出勤任期內不得結婚,家庭成員也不能跟隨員工。銀行員工的家人等同「履約保證金」,而資本股東很喜歡這種抵押。
在苛刻的條件下,員工可換來穩定的工作,並按表現獲得工資及可觀的退休金。銀行興旺的百多年來,從沒出現過有員工行為不當。
二十世紀開始,山西銀行便成為政府的銀行,但當時動盪的政局損害貸款表現和增長。新開辦的銀行還推出有限責任,使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變得更大,減低風險。山西銀行縱有良好聲譽,較高的成本和欠缺靈活性成為致命傷。
現今中國的銀行是由國有企業主導,銀行擔當了接受公眾存款和資金分配的重要任務。在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系中,銀行業有其挑戰和危機,再加上地理因素、人口和銀行營運規模,中國的銀行面對的問題更形複雜。
預期在未來會出現更多動盪,但中國曾經擁有紀律嚴明的銀行以及強大的公司治理,而我相信未來還會再現。
銘基亞洲投資組合經理 Gerald H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