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牽頭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昨天是申請作為創始會員的期限。本來不少美國盟國初期懾於白宮壓力而不敢參與,但隨着申請作創始會員期限來臨,這些美國盟國都一一轉軚,特別是英國改變立場,更令人關注。一來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兩國在歷史和文化上有深厚淵源,二來英國的取態直接促使其他西方國家加入亞投行,也難怪令美國不滿。
亞投行成立的初衷,是有感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不足,特別是對亞洲基礎建設的支持,世銀和亞銀都無法滿足亞洲的需要。亞洲各國除一些已發展國家和地區外,其他國家的基礎建設還是非常單薄,電力建設、道路網絡、鐵路運輸、航空機場等基建水平都落後,不足以支持經濟發展。
單以中國而言,未來十年的基建投資總額已超過一千億美元,若加上其他對基建需求巨大的亞洲國家,這個基建資金缺口將是天文數字。所以在需求方面不需擔心亞投行工作不夠,反而是如何妥善滿足申請上的需求,將會是對亞投行的一項挑戰。從來國際組織不管在最初成立上如何反映合理需求和目標,最後也免不了政治上的博弈。亞投行未來是否也有政治含意?其發展惹人注目。
香港是否加入亞投行,自然要考慮經濟因素。香港在亞投行的出資不可能太高,所以不會是着眼於貸款回報,事實上觀乎其他國際基建貸款機構,其貸款利率不是以回報為目的。香港的收益主要是憑藉本身的專業服務上的優勢,促進多方的經濟發展。
所有項目融資都會由投標企業進行,這些企業需要不少專業服務,如企業融資和法律制訂。亞投行只是貸放給開發項目,而承建開發項目的企業也會有融資需求。
香港正好藉亞投行項目的推行,在擴大了的商機上分到一杯羹。而且這些國際基建項目每每涉及多邊國際關係,合約制訂需要許多法律人才,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司法制度的獨立和法制的可靠,都可以提供法律專業服務給這些開發項目。
至於將來可能的合約衝突,香港更可以作為司法處理和仲裁中心,這方面的空間相當大,更不用說港鐵的營運水平領先國際,未來亞洲國家若是要承建地下鐵路,港鐵也有輸出專業服務的可能。
是以,筆者對於香港加入亞投行是抱樂觀其成的態度,也希望亞投行可以早日營運,為區域的基建努力。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