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完結,港股成交明顯轉活,恒指雖未能企穩二萬五千點樓上,但首季升幅有百分之五,是連續兩季錄得進帳。環球金融市場一方面在消化美息趨升、美元強勢,另方面受惠各國央行加大量寬力度帶動股市上揚,好淡相抵,暫時蓋過了隱憂。
展望次季,歐洲量寬的成效如何,足以左右當地股市表現,而美國經濟是否支持聯儲局在下半年加息,將有更明確的訊號。以內地為首的新興市場股市走資壓力增,能否迎難而上,經濟數據是否出現見底訊號成關鍵,而北水南下或令港股波動明顯增加。總之,要居安思危,及早制訂「防風」措施。
今年是美息轉捩點,其他國家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紛紛加大量寬力度,支持環球股市首季普遍做好,美股三大指數企穩在高位,內地A股及日股均錄得約一成至一成半的升幅,歐洲三大股指亦有約半成至一成升幅,一片柳暖花春之景!
不過,量寬對歐洲及日本經濟的刺激效用有多大,次季數據將有分曉;希臘面對財政危機,能否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共識亦備受關注。另一方面,雖然美國聯儲局暗示不急於加息,美股繼續高位徘徊,但在多國加入貨幣戰之下,強美元不見得有多大變化,對美企盈利的影響逐步浮現,美股升市能否持續,不無變數。
再看內地,持續推進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等新口號,確為首季A股新增炒作主題,惟目前滬綜指高企在接近三千八百點水平,估值已反映政策因素。從三月滬股通持續錄得淨賣出,以及A股ETF錄得資金外流,反映外資正沽貨離場。
從今年首兩個月內地經濟數據可見,自去年末季人行兩次減息及一次降準,對於刺激經濟的作用減弱,最近中央一改近年謹慎看待內房的態度,着手出招穩定樓市,相信是在實體經濟持續疲弱下,率先着手讓樓市軟着陸,免成A股泡沫爆破的觸發點,但卻掩蓋不了對疲態經濟的擔憂。
隨着內地兩會結束及三月業績期完結,首季小勝的港股,面對本地旅遊及零售轉差,要提防次季重演「五窮六絕」。臨近首季尾,港股通使用額度連日增加,北水南來會否在次季持續,帶領港股表現跑贏外圍,是股民熱切盼望的,但別忘記缺乏基本因素支持,純由資金推動的升市,泡沫終歸要破滅。投資者除了順勢而為,能夠做的就是堅持應有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