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深港通勿過分憧憬

中證監主席肖鋼早前透露,目前正在制訂「深港通」方案,預計上半年獲批,年內有望正式推出。而港交所(00388)主席李小加亦表示「深港通」肯定能於今年內開通,但到底是年中還是第三季,則暫未有時間表。種種迹象顯示,深港兩地股市年內互通機會大。到底深港通會否一如滬港通般備受冷落,還是會大受歡迎呢?小妹暫未敢過分憧憬!

從滬港通可見,滬股通吸資(南水北調)較港股通(北水南調)多,這或許與A股股民對港股興致索然,或與5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門檻較高,或與投資港股交易成本較高(計及匯率風險)有關。再者,有意投資港股的投資者早已南下,毋須留待兩地互聯互通。上述因素料同樣影響深港通,南下資金似乎難有憧憬。

至於北上投資於深圳股市熱度又如何?能否與滬股通相提並論?恐怕亦未必!上海交易所由國企主導,而深圳交易所則由民企主導。當然,其中不乏本港投資者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如平安銀行、廣發証券、五糧液、雲南白藥、美的電器、蘇寧電器、格力電器、招商地產,或能吸引到部分資金青睞。

深創板市盈率逾76倍

但需留意,深圳上市的股份不少屬於中小市值股份(中小板及創業板股份佔總股份數目約一半),估值較高,未必會吸引到境外投資者。事實上,滬股通吸引部分外資青睞,相信與當時上證藍籌股估值偏低(部分低於本港上市的H股)有關。

據彭博社資料顯示,深成指的市盈率達20.66倍,相對滬綜指的18.63倍為貴。而深圳創業板指數的市盈率更超過76倍,整體深圳A股亦接近50倍,遠高於上海A股逾18倍。目前資金傾向追入估值較低的國企股及大市值股,民企及中小市值股並非海外資金炒作的焦點,且看炒作風向標會否改變!

整體而言,雖然滬港通推行至今成交未見活躍,但兩地互聯互通的政策意義大,加快香港與內地金融市場接軌,確非可單憑成交論其成敗。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 李惠嫻(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