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改革制度鼓勵創新

最近中央政府公布深化體制改革及加快實施創新戰略,要求從市場機制、金融創新、法律及教育等來確立創新驅動的制度基礎,以此來推進中國在二○二○年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

一般來說,任何創新都是社會經濟發展與企業發展之動力或引擎,每一次產品的創新或技術的重大革命都會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革命,進而引發整個社會各個方面的重大變革,社會進步及文明,提高社會福利水準。

知識型經濟方能持續

不過,創新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而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個創意的概念,也不僅是一個新儀器的發明或一個新市場的開發,而是所有這些事物以一種整合方式共同行為的過程。創新既有重大理論上的突破,也有技術革命的出現,及伴隨着商業開發的發明,並由此而形成一場經濟上、社會上、人的觀念意識中、行為方式上等重大革命。而這些都需要用一系列的制度來保證,如果中國沒有創新驅動的制度基礎,就難以達到創新上的重大革命。

可以說,政府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未來改革與發展重要位置,是與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不適應現實的經濟生活有關。儘管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令經濟取得矚目的成績,但這是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下取得的。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更是把這個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推到極端。如果這種增長方式不改變,中國經濟要持續穩定發展根本不可能。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也嚴重超支了未來經濟發展,並已嚴重影響到民眾生活水準的提高。

因此,改變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就得由主要依靠資金和自然資源支撐經濟增長方式,向主要依靠人力資本投入、勞動力素質提高和技術進步支撐的經濟增長轉變,就得由能源資源消耗型經濟向創新知識經濟的轉變,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全面提高國家創新的能力。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及政府都得如此。

不過,我們的創新能力從何而來?其實,增強創新能力並非是一個戰略規劃、一項政策、一個指導意見,或某些資源的大量投入就能夠一蹴而就的。特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大專案規劃,政府對自然科學的投入更是無以復加,但是這些大量的投入結果又如何呢?國外的科學技術引進不少,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播也功不可沒,但這些成就多是引入、模仿與介紹,而原創性的成果則少之又少,重大創新更是遙不可及。

別看國內各種層級的評獎一個又一個,所謂的科學大獎也數不勝數,但是在幾十年時間裏,國內的科學技術成果就是不能夠為世界同行所認可,就是不能出現世界級的創新性思想、產品及技術。是中國人不聰明嗎?無可否認,不少中國人一到國外,個個都生龍活虎,個個都十分具有原創性。可以說,在國內的中國人創新能力差,並不在於其資質、投入等原因,而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我們的教育體制及自主創新的機制不足。

應試式教育扼殺創意

從目前的教育體制來看,完全的應試教育,學生的評級標準完全以分數為準。在現代教育體制下,分數不僅決定了學生的素質、能力,也決定了他未來發展前途。以分數高低為標準,孩子的創新能力不僅得不到發揮,反會受到來自各面的抑制。當這樣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人創新能力蕩然無存時,那麼要增強國人的自主創新能力從何而來?

同樣,中國科研機構也是如此,根本就沒有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讓科研人員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而是在官本位下,爭奪資源與經費,讓科研上的資源在這種爭奪中消耗。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創新從何而來?因此,增強國人的自主創新能力就是從國內科研體制重大改革入手,就得從國內教育制度重大改革入手。

還有,增強國人的自主創新能力,能否在國家集中財力優勢的條件下有跨越式發展,尚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這種計劃經濟的陰影、趕超的觀念對於一般的經濟發展都是不可能,何況是取決於個人自由想像的創新能力,若想用資源與金錢堆集來超越更是不可能。有些生產出來的一些產品看上去很風光,但由於創新含量低,這些產品或成果對經濟發展所起到作用十分有限。

也就是說,當前中國要實現創新為驅動的發展戰略,就得從基礎性環節入手,就得從基礎教育、科研體制重大改革、提倡思想自由、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入手,為中國的自主創新創造條件與環境,並由此具體地落實到各行各業。沒有這樣的制度基礎,中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是不可能的。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