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國度:中港資金成本輸蝕

當港股仍然是癡癡呆呆,美國大牛市已經不經不覺六周歲,公司股價長升長有,量化寬鬆當然是功不可沒,但是值得留意在這個牛市的中後段,大股的表現明顯拋離細股,證明是靠實力而非單純靠概念。

量化寬鬆之下,大型公司比中型公司資金成本有顯著的優勢,間接證明量化寬鬆其中一個副作用是將貧富懸殊拉闊,連有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都出現這樣的情況,社會階層將會更加嚴重。

參考美股的經驗,德國股市應該有排玩,已經有人認為主權債務的市場規模並不足以滿足歐洲央行的買債需要,所以稍後時間肯定會買入企業債券,意味着有投資債券評級的公司資金成本將有明顯優勢。雖然現階段歐洲牛市只是中前期,正值百花齊放,但是市場可能參考近期美國的經驗,隨時一步到位只炒大股,因此買指數是一個最簡易直接而有效率的方法,理由是大股更加受惠於量化寬鬆。

中國減息,但是步伐太慢,中國公司的資金成本,無論是對比美國、德國抑或是日本都太高,令競爭力銳減,所以股票價值有差異屬於正常,理論上中國公司應該要較低。

衡量一間公司不可單看表面市盈率,而是需兼顧當地的資金成本,何況外國公司現階段的資金成本優勢太大,可以在目前特殊時機搶佔環球市場,中國公司起步太遲,未來將會更加無運行,所以中國減息速度一定要快,才有機會力挽狂瀾,但是資金成本差距注定了中港股市會跑輸外圍。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