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1.4% 風險未除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二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1.4%,高過預期的1%。惟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跌幅,較一月擴大0.5個百分點至4.8%,為連續36個月負增長。經濟學家指,通縮壓力未減,加上經濟未見明顯回暖,貨幣政策有進一步放鬆壓力。

PPI連跌36月破紀錄

二月CPI增幅自一月0.8%的五年低位反彈,高過預期。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釋,數據主要受農曆新年因素影響,期間鮮菜與鮮果價格按月上漲,合計影響CPI按月升0.67個百分點,超過總增幅一半。

余秋梅續指,春運高峰,交通及旅遊價格明顯上漲,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部分服務業用工緊缺,同樣造成相關價格水漲船高。

另方面,二月PPI按年跌4.8%,跌幅創○九年十月後新高,同時連跌36個月,創歷來最長負增長紀錄,顯示製造業寒冬未過。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稱,今年官方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從去年的17.5%下調至15%,PPI很難負轉正,人行需再放鬆幣策應對通縮風險。

易綱稱,中國CPI漲幅在可見未來還是正數,相關部門正密切關注;相比中國,日本與歐洲的經濟通縮風險更大。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儘管CPI增速超預期,但非食品通脹與核心通脹續在低位,顯示當前經濟仍面對通縮風險。

申銀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料,通縮風險最少要到六個月後才能緩解,防通縮是現階段主要政策着力點,今年還會減息兩次、降準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