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費倡加趕絕蚊企

近年新股質素每況愈下,部分更於申請上市時已部署賣殼,「啤殼工場」已影響到香港股市形象。業界指,港交所(00388)的上市費用多年來沒有調整,加上三、四線公司上市後監管成本高,現時上市費基本上是「大公司補貼小公司」,建議港交所大幅增加「蚊型」公司的上市費,杜絕「不夠秤」的公司上市,改善市場質素。

質疑細企招股為賣殼

現時港交所的上市費用包括首次上市費及上市後年費,前者按公司的市值計算收費,後者則按面值計算。兩者收費近十年均沒有調整過。以主板為例,市值不超過2億元的公司,首次上市費僅17.5萬元;面值不超過2億元的公司,上市年費只是14.5萬元。

市場人士指出,「不少蚊型公司,上市集資只得1、2億元,扣除使費(如保薦人費用等)後,得番幾千萬元,唔好話財仔都借到,公司大股東按層樓都有呢個數,根本不用IPO(首次公開招股),IPO唯一目的係啤殼,監管機構又把關不力,畀人有機會鑽空子,符合表面條件就要批准上市。」

譚紹興:可增市值要求

市場人士續指出,「唔係要趕絕細公司,但的確存在未夠班就上市,好多時係畀財務顧問慫恿上市,將保薦人、中介人收費壓到好低(財務顧問之後靠賣殼佣金賺回)。那些公司上市之後利用灰色地帶大玩財技,交易所又要浪費很多監管資源(目及)實,與其拔苗助長鼓勵它們上市,倒不如提高門檻,增加細公司上市的成本和難度。上市費用加少少冇乜用,加幅要顯著,建議主要針對集資額在2億元以下的公司。」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上市公司接連出事已經持續很久,港交所都沒有補救措施,亦顯示證監會加強保薦人監管成效不大。

譚紹興續稱,港交所增加「蚊型」公司上市費以杜絕「不良分子」是可行做法,可考慮用反向方式,「即市值愈低,上市費增幅愈高」,但承認此舉會「益了」港交所。除上市費外,他亦建議提高上市要求門檻,如增加市值要求,「因出事多是三、四線股,重磅股較少。盈利要求保障不到投資者,可以去年(上市時)賺,今年蝕。」

Webb籲增創板上市費

譚紹興補充,調高上市費用並無違反鼓勵扶持企業上市的原則,加上上市費用不多,估計平均佔企業收入少於10%。他認為,若企業面臨法律訴訟,涉及的律師費用帶來的影響更大。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指出,根據港交所一三年度年報,主板的上市費合計5.38億元,扣除上市職能直接成本3.09億元,溢利2.29億元。相反,創業板的上市費合計3,900萬元,成本8,900萬元,虧損5,000萬元。這是因創業板的上市費較低所致,故他認為可調高創業板的上市費,降低主板的上市費,令兩板的上市費用結構相同。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稱,現時港交所的上市費是「大公司補貼小公司」,因細公司資源不足,合規事宜「甩漏多」。

甄文星續指,相對大公司,小公司亦有更多關連交易及收購等,港交所要花大量時間審批公告,加上「出事」的又多是細公司,公司停牌後港交所更有「專人服侍」,「分分鐘蝕畀佢」,故同意增加細公司上市費,大公司上市費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