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憧憬「APEC藍」

就在去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峰會舉行前不久,我的社交網站充滿了許多北京深秋美景的圖片。那個星期的熱話都是有關「APEC藍」——在領袖峰會舉行前夕,常見的煙霧天氣消失,取而代之是蔚藍晴空。這正是政府勒令工廠停工和封路,令各國領袖抵埗之前,改善空氣質素的結果。

北京市民把「APEC藍」加入俚語,指「APEC」即「Air Pollution Eventually Controlled」(空氣污染終於受控)。雖然部分企業因停工而蒙災,但暫借的藍天至少證明北京的空氣質素並非無法改善,也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污染」,即一個被過度引用來解釋中國與別國差異的名詞。其實,這只是關乎決心和優先次序罷了。

要製造「APEC藍」 是個既複雜又昂貴的任務。除了勒令工廠停工和封路之外,政府還特別向國有企業的員工提供額外有薪假期,又關閉許多企業並推遲冬季暖氣供應,以減少燃煤。

我認為空氣污染是發展進程之中,必經的痛苦階段。如果你看看倫敦、洛杉磯、東京和芝加哥的歷史,幾乎所有大都會在發展和工業化歷程中,都飽受這種痛楚。

長遠規劃續推環保

中國要感謝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中國之旅,促使國家主席習近平踏出重要一步,與美國在峰會上定出氣候變化協議。近廿年來,這兩個國家排放最多的溫室氣體,在擬定減排的全球協議上,一直各持己見。中國多年來堅持要先富起來,才能處理氣候變化問題,而今次則是首次承諾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我們希望中國續推更多措施,不僅是帶來暫時性的「APEC藍」,而是清潔水源和空氣的長遠行動。

銘基亞洲研究分析員 Raymond Z. 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