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底,受人民銀行突然減息,以及其後市場對人行持續放鬆政策的預期所影響,美元兌人民幣離岸價突破6.15水平;同時,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多隻新興市場貨幣受壓,推動離岸價在十二月上揚。踏入二○一五年,歐洲多家央行有政策大動作,匯市大幅波動,導致離岸價進一步抽高,一度逼近6.27水平的去年高位。
儘管一月份內地經濟數據大多優於預期,但在「見跌看跌」的傾向下,離岸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人民幣貶值,升值預期幾近不存在。
目前離岸價對中間價維持五百至千餘點溢價,是二○一○年中以來第四次(圖中紅圈)。在二○一二年第二及三季、二○一四年第一及二季,兩次均由中間價抽升所帶動,即人民幣貶值由官方引導,與今次由市場主導的貶值不同。
目前情況與二○一一年相似,均為離岸價大幅上升而中間價明顯下跌的背馳走勢。當時外圍爆發歐債危機,匯市大幅波動,歐元個多月內急跌逾千三點,同時人民幣離岸價急速抽高,並在6.40至6.50高位大幅波動約一個多月,然後徐徐回落。到了同年十一月下旬,人行宣布降準,一度刺激離岸價掉頭抽升,但十二月中再度於6.40見頂,最終跌至6.30水平,回歸中間價。
現時情況相若。去年十一月,歐元在1.25水平上下窄幅爭持,最後在油價破位下跌及歐央行進一步寬鬆預期下,1.25正式失守,至今最多跌千四點,同期人民幣離岸價亦急速抽高一千點,相當巧合。
在今輪離岸價抽升的過程上,其實有過多次掉頭下跌的時間,例如十二月四日曾跌回6.15之下、一月十五日曾跌穿6.19、一月二十二日曾回落至6.21等,結果這三日分別遇上歐洲央行及瑞士央行出招,導致離岸價在歐美時段急抽。本輪離岸價跌勢主要由外圍而非內地推動,彰彰明甚。
基於離岸價難以長時間與中間價背馳,而二○一○年中以來,離岸價對中間價的平均價差為-97點子,即出現輕微折讓,預期現時的高溢價難以持續。在宏觀政策仍然利好匯率及中間價偏穩的前提下,預料離岸價對中間價價差將出現「中間值回歸」,人民幣離岸價後市將回軟並趨向中間價水平。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專業會員,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及碩士,專攻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