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美元及通縮陰霾夾擊下,環球多國爭相透過量寬或減息,企圖壓低匯價保經濟,以貶值為目標的貨幣戰全面打響,硝煙更擴散至亞洲。在聯儲局公布最新議息結果前夕,新加坡金管局(MAS)突然出招,下調坡元匯率波動區間的斜率,降低坡元兌一籃子貨幣的升值速度,形同變相貶值。坡元應聲挫,跌見1.3569兌一美元的逾四年新低,挫1.3%。
新加坡的舉措引發亞洲區內更多央行跟風放水的揣測,美元兌主要貨幣普遍上升,高見1.1327兌一歐元,升0.4%,兌日圓最多升0.3%至118.26。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後,美元匯價一度偏軟。
多隻新興貨幣受壓,韓圜最多跌0.6%。惟泰國央行昨議息後未有如部分市場人士預期減息,連續七次會議維持利率2厘不變,泰銖兌美元最多跌0.4%後跌勢紓緩。馬來西亞亦維持利率3.25厘,馬幣最多跌0.8%。
今次是MAS在○一年九月十一日以來首次緊急調整幣策,與新加坡陷入通縮不無關係,當地去年十一月消費物價按年跌0.3%,上月續跌0.2%。MAS聲明指,物價下跌因全球油價急速下滑,而且油價今年內不太可能反彈,當局遂下調今年物價預測,由原本估計的增長0.5至1.5%,下調至介乎收縮0.5%至增加0.5%,經濟則料增長2至4%。
荷寶亞太股票聯席主管繆子美稱,各國都要用貨幣寬鬆抵銷美元升值的影響,因美元升值意味資金回流美國,為避免貨幣緊縮,加上低油價已降通脹壓力,讓全球央行有條件實行貨幣量寬。
可以肯定,新加坡是本月最少第九個加入幣寬行列的國家,之前有歐央行推量寬,加拿大、丹麥和印度亦先後減息。不少經濟師料,將有愈來愈多亞洲國家競相讓貨幣貶值。大摩更稱,亞洲央行需採取更進取行動,因區內利率經通脹調整後仍高企。
至於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亦不斷對人民幣匯價維穩,近日更三度出手,重啟7天及28天期逆回購外,更續造中期借貸便利等。人民幣中間價近日屢逼近波動區間2%上限,以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1282,按日升82點子,已足證人行維穩之心。人民幣兌每美元昨盤中一度低見6.2481,較中間價低1.95%。
《人民日報》昨亦發文力挺人民幣,指早前人民幣暴跌是歐元貶值引發的市場短期震盪,人民幣長遠仍有下行壓力,但總體將保持穩定,不存失速貶值風險。
在全球幣策分歧下,德銀料強美元持續多兩或三年。美國和英國去年十月日均外匯交投皆創新高,分別達1.1萬億美元和2.7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