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坐了一周俯衝再上的過山車,中國證監會「打完又呵」成為主角。一星期過後,中證監披露一四年功績,針對訊息披露違法違規展開四十三宗立案調查,並對多名上市公司高層及中介機構負責人作出行政、市場禁入及移送公安等處罰,主席肖鋼表示「零容忍」處理腐敗案件,擺出雷厲風行的形象。
然而,滬深上市公司多達二千多家,每日漲跌停板的不計其數,連中央亦是最大「造市者」,上樑不正自然下樑歪。適逢有外資大行發表報告指出,每逢遇上像目前的大升浪,都是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的減持高峰期,情況猶如在銀行提款機拿錢,凸顯訊息披露合規何其重要。內地股市要走市場化道路,單靠自律是天方夜譚,中證監須在提高透明度、監管及處罰方面加大力度,否則只是黑箱作業。
中證監處罰券商的兩融違規行動,導致A股慘跌一天後,相關官員旋即漏夜發文安撫,被內地股民視為「呵護」,股市再度瘋起來,滬綜指幾天後迅速收復失地,盤中再創五年新高。許多券商公然不拿門檻當一回事,當局反應遲緩兼處罰輕,最嚴厲不過是禁收孖展新客三個月,與巨額利潤相比,只是輕打手板,市場反應竟然呼天搶地,中證監幾乎要跪地賠不是。依例執法竟然負上打壓股市的罪名,又如何可秉公辦理?
近期還有兩宗個案引發很大爭議,南車和北車因合併而停牌前高層交叉持股,中信股份在兩融風波前高價在市場沽售中信証券,均惹來內幕交易疑雲。A股向來是「政策市」重於一切,今年的其中一個炒作主題是國企重組,但每次在重要國策、公司消息或經濟數據公布前,總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疑惑,往往是消息在市場流傳早過官方正式披露。
今年預計有二百家公司發行新股上市,股市興旺令投資者賺錢、企業順利集資,理應可達雙贏,可惜中國借股市提振經濟已非首次,均逃不過暴升暴跌收場。現時A股停留在半開放形式,今年的目標是被納入國際指數,但只有成交量稱冠,監管質素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內地股民仍在追逐「小、差、新」股鬥傻。
這幾個月大價藍籌翻身了,但不是突然發現價值投資的真諦,只是跟隨政策風向轉,看在外國投資者眼裏是貽笑大方。由官方和人為操縱的股市,卻揚言將實施股份註冊制,實令人抹一把汗,「市場化」反成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