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中介角色 勿忘產業創新

香港向來擅於擔當中介人,對內地的改革開放發揮很大作用。隨着內地經濟實力提升,與國際聯繫日深,正如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香港已成為「超級聯繫人」,角色更加吃重。但花無百日紅,當內地開放程度愈高,能擔當門戶的城市便愈多,會否取代香港的地位實在難說,未來除了要繼續加強香港的中介功能之外,還應着力增加立足本地的產業,把握「科技創新」及「產業創新」的機遇,實行多線發展,令經濟更平穩。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香港的製造業具有很高的地位,其後隨着製造業北移,經濟慢慢變成以服務業為主。在往後的三十多年,由於未能吸引大量高增值或資本密集型製造業落戶,結果令本港的產業單一化更趨明顯。現時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已攀升至一○年的逾九成,近九成本地就業人口均從事服務相關行業,這當然可視為服務業的成功,同時亦反映製造業空洞。

政府在○八年曾提出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希望透過文化及創意、創新科技、教育及醫療等開闢新路,部分行業至今仍屬「規模較小,新興但極有潛力的產業」,可見產業轉型知易行難。香港在科研投資方面一向被指偏低,原因相信是高增值製造業未成氣候,未能產生群聚效應。另一方面,社會則愈來愈偏好短線投資、投機,靠資產增值製造財富效應,容易受外圍環境及熱錢影響。

因此,施政報告提到香港有不少規模較小、新興但極有潛力的產業值得社會關心,更值得政府支持,實屬好事。站在全球化角度,創新科技及創新產業前景的確亮麗,美國便是靠創新科技推動經濟,甚至改變世界,而內地阿里巴巴等科網企業,在十多年間便躋身全球科網巨擘之列,顯示這些產業的市場與前景無可限量。

香港人口七百多萬,市場是否太小而難支持創新產業呢?其實,世界很多科技強國的人口並非特別龐大,成功關鍵是建立起產業群,從業員眾多,能夠在社會營造創新的氛圍。因此,政府有意在九龍東建構智慧城市是好開始。不過,所有相關政策必須盡快推行和落實,否則只怕又像以往一樣紙上談兵,再次錯過產業升級的時機。

無可否認,香港的優勢離不開作為內地與國際的橋樑,「超級聯繫人」受之無愧,但不可只靠「食老本」,應該總結經驗痛定思痛,讓新產業成為香港經濟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