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兩路拓人幣業務

去年人民幣兌換撤限,加上滬港通開通,人民幣相關投資產品百花齊放,本地銀行亦允辦個人人民幣貸款。中銀香港(02388)稱,今年人民幣業務將會朝兩大方向發展,一為人民幣外匯孖展,但要先改善系統,料日後沽日圓買人民幣套戥可成新趨勢;其二為發展人民幣衍生產品,如掛A股的股票掛鈎投資(ELI),現法規部正積極與監管機構研究情況。

具備人民幣存款優勢的中銀香港,自從去年五月份人行擴闊人民幣的波動區間之後,便率先推出看淡人民幣結構性存款(SID)。

該行全球市場財資產品管理主管梁偉基接受本報專訪時指,看淡人民幣SID帶動整個SID業務做好,由去年五月至去年底,該行SID的交易量年飆1.6倍;而人民幣兌換撤限後,個人人民幣每日平均兌換量更是撤限前的3.3倍。

沽日圓買人幣勢成風

展望人民幣投資產品發展趨勢,梁偉基認為,市場開始出現人民幣大額交易,造就槓桿投資產品的發展空間。「幾年前盛行日圓套利盤,但美元低息令以往的套利盤消失,未來投資者則可轉為以平息沽日圓買人民幣。」

他表示,去年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雖然走跌,但兌其他貨幣則仍然升值,加上G7貨幣料繼續維持低息或再減息,內地息口仍然較高,超過3厘水平,可見人民幣外匯孖展具發展空間。

他續指,銀行現時雖可提供人民幣孖展服務,惟市面依然少見,中銀香港則是「系統上」暫未可提供服務,不過目標是於今年內解決系統問題,並推出人民幣孖展業務。

釐清法規冀推A股ELI

此外,中銀香港亦銳意搶先推出市面未見的A股股票掛鈎投資(ELI)。「滬港通開通後,股票成交量自然增加,亦令衍生工具市場更成熟。」梁偉基表示,目前人民幣計價的ELI可以掛港股,但A股由於涉及接貨問題,需待當局釐清法規才可推出。

所謂ELI,投資者可與不同股票掛鈎,若股價於到期日時高於行使價,可選擇全數取回現金或股票,相反則須全數接收股票。在滬股通下,由於A股不能轉名予他人,故在接貨時,發行商並未能將名下A股轉落散戶戶口。

梁偉基稱,現時該行法律部門正積極與監管機構溝通,希望可盡快釐清法規,雖暫未有進一步消息可透露,但「希望今年內可推出」。

現時中銀香港每星期推出八隻ELI,其中一隻定期為人民幣計價的掛港股ELI。梁偉基表示,該ELI銷情穩定,相信法規釐清後,會有更大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