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樓歎慢板 高價上車堪憂

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去年十一月份私人住宅售價及租金指數,私宅樓價連續八個月上升,按月再升百分之一點四,續創歷史新高,中小型單位售價升幅持續跑贏大單位,反映傳統上車細物業愈來愈不是升斗市民所能負擔。而十一月份租金指數亦連升九個月再創新高,真的是買樓艱難,租樓也絕不輕鬆。

現時中小型單位樓價明顯比豪宅等大型單位強勢,一反過去多年走勢,實屬不尋常,背後有幾個原因。首先,增加土地供應遠水救不了近火,眼見樓價不斷破頂,很多上車客忍不住要入市。其次,上車客寄望新一批居屋登場,可惜供應有限兼進度緩慢,滿足不了需求。第三,政府連番推出辣招稅及收緊按揭,令資金有限的買家只能着眼於總價相對較低的細單位,令需求更突出。結果中小型單位不但成為升市火車頭,塘水滾塘魚之下,所謂的細價樓已變得絕不便宜,不再是上車盤。

自九七年至今,樓市經歷多次跌宕,其中○三年沙士期間,為了穩定經濟及樓市,港府叫停居屋,到○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推出量化寬鬆,全球資金氾濫並流入新興市場,內地推出四萬億救經濟,資金大量湧入亞太區包括香港,樓價一波又一波推升,停售居屋更令港人少了一條買樓渠道。

早在一○年已有調查指出,有八成三受訪者非常同意當時的樓價已超越一般人的負擔能力,另有約二成四受訪者歸咎是熱錢炒作及長期低息環境等。政府在同年底推出首輪壓抑炒樓措施,而隨着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資金持續流入,港府要再推出更多壓抑樓市措施。雖然樓價升幅放緩,但升勢並無停止。本港房屋政策就算已轉向積極增加供應,但在政府推售公營房屋歎慢板下,也難對樓價發揮穩定作用。

有外資投行指,目前本港的樓市周期非正常,豪宅與中小型單位樓價走勢更呈現脫鈎。雖說豪宅與中小型單位樓價溢價收窄有助換樓,但現在很多人連上車也有困難,還奢談甚麼換樓階梯?在一個反常的樓市,與其逼上車客搶貴樓,承受將來樓價大幅調整帶來的傷痛,當局理應走較中庸的方法,例如調整按揭政策讓用家較易做按揭,毋須集中搶奪細價樓。此外,居屋推售和認購程序,就算未能睇齊私人住宅般貨如輪轉,也應設法加快進度,只要適當分流,買家便毋須一窩蜂搶購中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