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波折,阿里巴巴終在今年九月十九日登陸美國紐交所。阿里逾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集資規模不但是全球歷來最大,亦把中國概念科網股赴美上市再推向另一高潮。
阿里股價掛牌首日飆38.07%後,不足兩個月累升76.47%,曾創120美元新高,市值更一度超逾美國通用電氣及沃爾瑪美國兩大傳統巨企,進身全球十大市值股份之列。阿里周二收報105.52美元,市值達2,601億美元。
阿里成功上市,令其與主要對手在港上市的騰訊(00700)及在美國掛牌的百度,正式出現三雄(BAT)鼎立的格局,但騰訊及百度股價表現未因阿里分流而受壓,與一三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比較,騰訊及百度股價分別累升13.9%及31%,兩股於十一月更分別創歷史新高。
早於阿里今年九月上市前,多隻赴美上市的中資科技股為避免與阿里打對台,而搶先在阿里上市前集資,由金山軟件(03888)分拆到美國上市的獵豹移動,以及獲騰訊以電商業務注資的京東均於今年五月間趕及在美國掛牌。
統計數字顯示,未計在今年十二月中在納斯達克掛牌的內地社交網站陌陌,今年首十一月已有14家中資企業到美國紐交所或納斯達克掛牌,掛牌中資企業的數目較一二年僅兩家及一三年僅八家明顯暢旺,在阿里帶動下,14家中資企業在美國的集資規模料逾1,746億元人民幣,並使美國登上今年全球IPO冠軍之位。
將今年喻為中概科網年並不為過,今年首十一月在美國掛牌的14家中資企業,科網相關的企業佔其中的13家。雖然中資科網企業獲投資者極力追捧,但其特有的可變利益實體架構(VIE)仍被投資者權益人士關注,視為企業管治的計時炸彈。
阿里掛牌前夕,有美國參議員去信美國證交會(SEC),敦促監管機構深入調查阿里為首的中資企業的VIE架構,並批評有關架構為投資者帶來潛在風險。「新興市場之父」鄧普頓新興市場團隊執行主席麥樸思形容,阿里為「投資者敬而遠之的股份」,其中阿里的獨有合夥人架構最惹人爭議。
中資科網股受追捧,與市場深信內地科網及電商發展仍處於高增長期有關,幸好阿里在掛牌後的首份季績優於預期,更帶挈中概科網股的股價。
然而,包括阿里主席馬雲在內的科網巨頭卻公開示警,本身科網業務實際未必如市場般看好。以京東為例,連續兩季業績均錄虧損,令市場關注今年中資電商股會否如之前出現炒風的中資手遊股一樣,在未能獲實際收益支持下股價大上大落,最終甚至面臨被科網巨頭整合的結局。
此外,小米由內地走向環球市場之際,聯想(00992)今年亦透過併購摩托羅拉移動及IBM的x86伺服器業務,鞏固在PC及移動智能裝置的國際市場地位,聯想與小米在國際市場爭奪戰,是否會使中國概念股的熱潮由科網走向硬件設備,亦將是投資市場於一五年的另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