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了解國策跟勢投資

有言「時勢造英雄」,如套用於股市中亦可,國策大勢可成就強勢股,故投資中資股必須先了解國策方向,各大小經濟會議內容屬必讀文件。

年底前最重要的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終於在上周結束,由於會上除了總結年內經濟表現外,還會繪製下一年的發展路線圖,為明年經濟定調,故被視為最高級別的經濟工作會議,亦是投資的風向標。2015年尤其重要,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亦是「十三五」規劃之年,究竟內地在經濟新常態下,未來發展動態如何?小妹一連兩周為各位簡單分析。

會議中強調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新常態」重複三次之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到底何謂「新常態」?宏觀經濟而言,此詞常被解作危機過後經濟恢復緩慢而痛苦的過程。事實上,自金融海嘯後,內地推出四萬億基建項目以穩住經濟,但卻加劇國內產能過剩、經濟結構不平衡等問題。

再者,內地改革開放至今已有數十年,過往勞動力過剩的人口紅利,以及土地、能源、資源等低成本皆不復見,以往屬粗放式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增長由高速轉入中高速,結構亦由出口、投資轉為內需、服務,因而出現「增長轉中高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深度調整、發展動力轉向」的新常態。

穩增長為首要任務

針對大環境的變遷,會議提出的一五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一)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二)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三)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四)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五)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從五大任務可見,穩增長置於首位,但中央同時提出「調速不減勢」及「合理確定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暗示中央力爭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保持平衡,意味着未來既增加政府投資,以拉動內需外,投資範疇亦圍繞調整結構,令資金用得其所,估計將繼續投放於鐵路基建、保障房、棚戶改造項目,並推進環保、新能源的發展,同時扶持消費,受惠股如鐵路、工程建設、環保(垃圾發電、污水處理)、風電、核電、光伏(看好光伏建築一體化),還有消費品如汽車、珠寶股等可看高一線。

由於篇幅有限,下周再與讀者分析餘下的四大經濟任務對哪些投資板塊有利,待續!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 李惠嫻(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