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財奴:報復式監管利好A股

周二A股大跌逾5%,不少錯失了的人,肯定會大叫「A股的葡萄果然是酸的!」但一腔妒火,就是否能改變A股仍然比港股火紅這個趨勢,則另當別論。多番為文,認為搞活A股已不止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層次,而是為了提高股本融資,在經濟體系內的比例。這有助防止下次金融危機,大型企業倒閉時,金融體系內的骨牌效應!

中國股市的再融資能力,絕對是跟不上其經濟規模。基於大型銀行對中小企貸款的積極性,有先天性避險意識,搞活A股讓它們更易上市集資,間接有助這群創造就業能力遠比國企大的私企長遠發展。

不過,A股太瘋狂了,泡沫那麼大,這趟滬綜指會不會又要像一○年十月般,要回落至2,000點水平橫行數年?個人認為,這一趟A股回調,應該不會一沉不起,因為除了老掉牙的「A股整體估值便宜論」外,有一個環球大趨勢,絕對是有利於中國發展股市,甚至整體金融市場的。那就是金融海嘯後,歐美對國際級金融機構那種極度歇斯底里,近乎報復式的監管態度。

令國際級投行東移

有留意國際財經新聞的讀者,自然知道我在說甚麼!像英國監管當局,限制金融機構高管不可有過大的花紅是其一。另高管拿到公司認股權,有重要部分必須留待離職或退休後才能行使。

很明顯,中心思想就是希望高管們不要為了短利而冒殺雞取卵式的風險,危害自身機構的長遠穩定性。但像美國般多重監管機構,追殺般挑美資以外的金融機構隨便大額罰款,就連《經濟學人》都看不過眼,登過幾次專文痛罵!當然,對高管來說,最恐怖的還是監管對其作出個人檢控。

雖然海嘯至今的例子不多,但在美式多重監管競相立功的環境下,這亦變得愈來愈有可能!只要中國不像美國般扮演國際道德上帝,營造非敵意式監管;適度、適時開放市場機會,要吸引國際級投行幫忙搞活A股,是絕對有可能!

事實上,我發現近幾年有很多由前大投行員工成立,大投行私人銀行部全力協助募資的對沖基金,在香港及新加坡成立。這極可能就是大投行,為了準備業務東移所做的準備!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