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中國式理財奇葩

中央正為拆解地方債頭痛不已同時,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卻顯示,截至九月底,政府機關團體共持有約18.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銀行存款,約相當於GDP的30%。這些政府部門的銀行存款,近年來還在以每年近兩成的速度增長,富得流油與債台高築並存,堪稱具中國特色的奇葩。

官府高息借貸低息存款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解釋這一現象時直言,近年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國企的債務不斷上升,佔GDP的比重已介乎150至180%之間。另一方面,政府機關團體(不包括國有企業)的銀行存款,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同時政府在人行持有的現金,亦由一二年底的2.4萬億元,增至今年九月底的4.1萬億元,相當於中國的政府部門一直在以6厘以上的利率融資,然後將借來的錢,以不到3厘的收益率存回銀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自去年中開始,一再強調要激活財政存量資金,減少財政資金沉澱,如上述這般敗家而低效的「理財」手法,顯然有違中央的大原則。

其實細看過往幾年數據走勢,自從一二年以來,M2的增速回落,政府存款的增速卻不斷加速,鍾經緯相信,這與新領導班子上場後,加強對地方政府投資的監管,特別是反腐敗、整頓「四風」之下,地方政府花錢的顧忌大增所致。

善用低效存款幫助轉型

現在面對的壞消息是,政府機關和事業團體有巨額資金,以極其低效的方式躺在銀行睡覺。好消息則是,政府原來還有逾18萬億元存款,在目前經濟困難之際,當局如果能用好手上這張牌,應可為經濟提供更大的空間來應對結構調整帶來的陣痛,以及消化前期刺激政策的後遺症。

鐘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