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關注創板歪風

近年創業板淪為「殼股製造場」,證監會繼早前批評港交所(00388)有需要在創業板轉板申請時,採用較嚴格審查程序外,市場消息透露,證監會同時關注創業板借殼上市活動增加,與創業板現行規定的關係,包括讓符合主板上市規定的新股申請人到創業板上市,是否有違創業板作為公司到主板上市「踏腳石」的政策原意。

現時符合主板上市規定的新股申請人,可以選擇於主板或創業板上市。港交所○七年發表諮詢文件,將創業板重新定位為第二板及轉到主板上市的踏腳石,並且簡化創業板轉往主板上市的流程。

殼價狂升 上市前暗賣

不過,近年創業板賣殼活動愈來愈活躍,更被市場形容有「養殼」、「種殼」情況,意思是上市就是為賣殼,更有傳言指不少創業板新申請人,在未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表前已有「買家」,將來會購買其上市地位。

有熟悉創業板賣殼人士透露,創業板殼價已由一年半前約1億元增到1.5億元,主板殼價更由約3億元增至3.8億元,顯示殼股有價。

證券界認為,雖然創業板有賣殼潮,但認為不需要規定符合主板上市規定的新申請人,必須要在主板上市。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不應限制符合主板上市規定的新申請人,一定要在主板上市,因為美國市場容許新申請人有權選擇,認為證監會反而應收緊借殼上市活動,例如規定公司於上市五年或十年內不准賣殼等。

「好多公司專登上市,就是為咗想賣殼,即俗稱種殼,因為(創業板)賣殼收返億幾,公司主業做咁多年都賺唔到咁多啦!」但承認現時公司上市集資不是很容易,好多時很難尋找投資者,集不到資,但申請到創業板上市,除上市使費較便宜外,更重要是可以只配售,不用公開招股,容易「圍飛」。

業界:不宜一刀切限制

一名投資銀行家表示,一些僅合乎主板上市規定的新申請人,有可能上不到主板,而要去創業板上市,故不認同要「一刀切」作出限制,但同意創業板上市的確較容易,除盈利要求較低外,同時不用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審批,「上市委員會一向無定向風!」

不過,他說若證監會認為創業板的規則被人取巧,大可取消毋須公開招股的規定,但補充說,公司寧願選擇到創業板上市,不是全為賣殼,因為主板殼價更高,而且創業板若股東曾易手或公司曾轉型,很難能夠轉板,「買殼都係想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