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滬港通下一步

香港股市最近的話題自然是滬港通。滬港通預算在十月啟動,早前滬港兩地已對這安排進行大大小小的沙盤演算,在技術上開行應該是可以的。市場一般相信滬港通會在十月開始,假如到十月中還沒較明確的表示,便有可能延後。觀乎現在市場情緒,普遍還是希望滬港通可如期推行。

累積經驗加快開放

對投資者來說,滬港通的重要性當然是在投資方面,難怪兩地投資者互相猜測對方有興趣投資己方市場哪些股票。然而,中央允許滬港通,並非讓兩地投資者有多一點投資機會,而是藉滬港通,進一步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中國資本帳開放,政策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人民幣國際化已是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在貿易上,人民幣結算交易已沒有問題,但在投資上,人民幣的國際化卻不足夠,這當然和人民幣資本帳還未開放有關。

所以滬港通在促進滬港兩地資金融通的時候,也會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上海投資者透過滬港通可投資港股,等於是在有規範的情況下讓內地資本外流,根本就是一個有限制的資本帳開放。

以中國金融改革的一貫做法,都是以步步為營為方針。這種謹慎做法有其特點,就是剛開始時開放規模小,到後來會因經驗累積而加快速度。

現在滬港通的真正成效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如要從投資角度看,應放眼未來會出現的改革方案。如果明白未來滬港通帶來的金融政策改變,現在除了投資受惠的股票之外,更加要前瞻性評估哪些項目,會在下一波更大的改革中脫穎而出。

放眼衍生工具互通

根據中國的金融改革歷史,內地在九十年代初期建立股票市場,但衍生工具的發展一直落後,在股票市場運行二十多年後,才出現金融期貨。現在內地的衍生工具市場一直發展滯後,理由是擔心金融風險。目前滬港通框架下的投資項目,只是以股票投資為單一選擇,未來在金融改革上,當中國有了信心後,會否開放滬港通至衍生工具市場?

假如這個發展方向是有可能的話,以衍生市場交投的旺盛,不難成為投資者至愛,而擔當金融衍生工具中介的行業,是否會更加受到追捧?筆者不敢妄斷,旨在說出,我們對滬港通的眼光應放遠一點。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