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央銀行由本月中開始購入擔保債券及資產抵押證券(ABS),歷時最少兩年,但沒有透露具體規模,歐元隨即略見反彈,市場對無新意的做法開始不耐煩。如要達到刺激經濟及推高通脹的目的,歐央行無可避免需落重藥,惟面對德國的阻力,行動變得欠缺果斷,歐洲經濟或復甦無期。
歐央行上月初會議計劃將資產負債表擴大一萬億歐元,若分兩年進行,即平均每月約四千億港元,較美國第三輪量寬的每月八百五十億美元(約六千六百億港元)為少。但ABS是一個規模甚小的市場,用以支持中小企業,用二千至三千億歐元已足夠,難以達到壓低歐元的目的。購買歐洲主權債券才是戲肉,行長德拉吉多次重申經濟若無起色,將有多項非常規手段應對,問題是武器雖多,手法卻笨拙,結果事倍功半。
德拉吉不提買債規模或是刻意模糊化,相信是沒有把握。首先是ABS項目尚不成熟,難估算具體規模;其次是需與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互補。ABS只是熱身,貨真價實的「歐式QE」尚拭目以待。不過,保持開放性有利有弊,即使正式QE,有效性和持續性並無保證,時間亦要拿捏準確。
美國經濟復甦與三輪QE的關係不明顯,頭兩輪幾乎不見效,第三輪或是「行運醫生醫病尾」。而「日式QE」更是斷續推行多年,去年看似狠下決心,但經濟已再露疲態,藥力很短暫。
美國經濟強勁和加息預期使美元節節上升,間接導致近期歐元和日圓疲弱。外匯交易員的統計調查顯示,絕大部分仍相信歐元未來兩年將進一步下跌,法國和意大利等已陷衰退的國家極需弱歐元來提振出口,但德國已取代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貿易順差國,歐元區的經濟不平衡過於懸殊,令推行新政左右為難。
買ABS或意味需硬啃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垃圾級銀行貸款,把歐央行變成一家壞帳銀行,就算買入ABS亦在德國引起爭議,德法兩國甚至反對為ABS提供擔保,將計劃擴展至購買國債勢必反對聲音更大。
歐洲利率再沒多少下調空間,銀行對歐央行的「強迫借貸」至今反應冷淡,歐元區九月通脹及採購經理指數均已接近臨界點,估計第三季GDP亦將陷於衰退邊緣。通脹和通縮均需防範於未然,現已迫在眉睫,歐央行對重拳QE仍猶豫不決,「下一個日本」的詛咒恐怕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