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跨境貿易風險大

中央近年為跨境電商推出多項便利化措施,包括去年十一月首家由政府參與的上海自貿區海淘平台「跨境通」正式開通,而國務院五月公布的《關於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亦明確提出要為跨境電商推行便利化措施,令「海淘」成長加快。

不過,「海淘」並非一面倒向好,消費者需要承擔物流配套風險。

面對匯兌支付問題

物流配套風險一般指貨物運送期間有機會出現失物、貨物損毀、退貨不便等賠付責任問題,而匯兌、支付流程、與外國商家溝通等亦是普遍消費者「海淘」時會面對的難題之一,隨着「海淘」貿易量愈益壯大,內地對立法規管海淘市場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

中介人代購恐變走私

今年八月一日全國實施《關於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海淘」被納入法律監管。目前有不少賣家充當中介人為內地網民在海外代購商品,透過境外郵寄,僅需繳交小額行郵稅,即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的進口稅。不過,新例實施後,海外代購的物品實際上並非自用,而是以商品形式進行銷售,或會被視為走私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