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趕車」斟掂規管

距離滬港通開閘不足兩個月,兩地監管機構「開快車」釐清若干關鍵問題。當中被視為最大「鴻溝」的中港兩地跨境監管與執法事宜,市傳中港證監會已達成「共識」,相信短期內可發表聯合聲明宣告喜訊,九月進入解決技術問題最後階段,十月份如期「通車」。

只達「共識」細節暫欠奉

接近上交所消息指,中港證監會於達成執法共識聲明中,暫不會透露太多細節,主要是即使雙方作出一定讓步,惟在一些執法細節問題上,仍有待實際商討,因此只會用「共識」字眼,惟這個重要節點一經打通,滬港通可進入「開車」前技術問題的解決工作,包括由國家稅務總局釐清「港股通稅項安排」,以及港交所(00388)及上交所在港申請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ATS),預期最快九月中會完成。

不過,本港證監會發言人未允對消息置評。

現時中港證監會的跨境執法框架基於雙方於○七年簽訂的「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本港證監會可請求中證監協助在內地獲取調查所需資料,若被調查人士拒遵從,由中證監尋求法院施加制裁,惟備忘錄不具約束力,現時日常監管上,雙方糾纏於若發生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或市場操縱等跨境違規個案,如何決定由中方或港方主力承擔,特別是現時本港逾八成上市公司業務涉及內地。

若發生違規個案,應由哪一方主導調查,兩地證監會獲得的調查資料,是否願意以「正式和有法律基礎」的方式與對方分享,最後由哪一地法院負責審理。

券商促釐清監管定義

過去中證監執法行動被指透明度低,最近宣布為加強打擊市場操縱,開發互聯網訊息稽查分析系統及正式上線,一方面是向內地公眾提高透明度,同時為本港證監會提供某程度的執法訊息。據了解,該系統日後會進一步增加資料,提供中證監過去至未來的執法個案詳情,中證監自○八年起調查150多宗市場操縱調查,80多宗立案,18人被判有期徒刑及罰款。

立法會議員張華峰稱,滬港通計劃下,中港監管機構必須就跨境監管及執法事宜加強合作,若僅宣布達成共識而沒有細節,對業界幫助不大,希望有關方面盡快釐清市場操縱行為、內幕消息等定義,因為兩地制度不同。

三方昨傾人幣流動性

此外,A股市場不可「即日鮮」(即日買賣),「若本港經紀做錯盤,例如買入10萬股,變咗買入100萬股,由於香港市場可即時沽售,但內地不可以,必須T+1日交收,即翌日要畀錢,問題便產生,一來券商未必有咁多錢交收,二來股價會變動,可能有損失,因此必須有機制或渠道解決有關問題,減少損失。」

除中港證監會外,銀行界消息透露,港交所、金管局及銀行公會昨日就滬港通下人民幣流動性問題進行討論,銀行界於席上提出滬港通或增加即日流動性管理的難度與壓力,金管局表示,正在研究可行解決方案,若銀行有具體意見可進一步向當局反映,惟沒有在會上公布推出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