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救樓市謀私利

最近中國樓市升幅放緩或少許下跌,政府已經坐不住了,救市潮一浪高於一浪。

不僅住房限購政策全面放開,福建、佛山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更不遜色於○八年的131號文件(這文件是當年把房價推高及推動樓市繁榮的文件),希望住房市場回到○八和○九年的火爆繁榮年代。

政府全面倉促救市,原因當然是GDP增長及土地財政壓力。今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一出現周期性調整,GDP增長壓力就隨之而來。

違背市場化精神

同時,土地交易下降,土地出讓金也大幅減少,300個大城市土地出讓金在第一季按年上升15%,第二季按年下跌15%,七月按年跌49%。地方政府尤其心急如焚,因為土地出讓金萎縮將導致地方政府已經支出的預算無力償還,地方融資平台風險暴露。

救樓市不僅來得十分倉促,救市政策比起○八年的131號文件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有幾個城市地方政府放寬信貸政策,直接要求商業銀行對住房購買者降低利率、增加信貸。

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不僅完全推翻多年來央行對首套房認定的標準,也推翻一○年國十條以來的差異化信貸政策,並強制要求銀行按地方政府所認定標準,讓購買住房者享受優惠貸款,不管一個家庭有多少住房都是如此。

按照這些政策意圖,不僅可以把過多住房庫存消化,也能夠通過房地產繁榮保證GDP的增長,並通過推高房價來帶動土地價格上漲及土地財政繁榮。

全民承擔高風險

儘管可能造成短期繁榮,卻會給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首先,政府直接對樓市的參與及干預,不僅違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條件下強調宏觀),違背房地產市場向消費轉型的宗旨,也違背了經濟民生目的。

其次,阻礙房地產市場的周期性調整,把購買住房者推入高房價火坑,儘管可能享受銀行優惠條件,與過高的房價相比卻是微不足道的。

還有,強制性要求放出的貸款不僅嚴重侵蝕銀行利潤,也把銀行置於高風險中,因為房價愈高,下跌概率就愈大,銀行面臨的風險愈高。

政府倉促救市,短期內有利於GDP增長,化解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危機。但中長期看,則是把陷於嚴重困境中的房地產市場推向了絕境,把泡沫繼續吹大直到最後破滅,並引發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

同時,把極大風險推給購買住房者、銀行、及全國人民來承擔,地方政府及官員可把短期利益落袋為安。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