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信貸頑疾 惟有利率市場化

在過去兩、三個月內地經濟數據有迹象回暖之際,七月份新增貸款卻大吹冷風,令投資者大感意外。人行匆匆解畫穩定市場信心,國務院隨即頒布原裝足本的「金融國十條」,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中央政府今年改革重點是協助小微企業融資,市場卻傳有部分小微企業,將所得銀行貸款倒賣給房企,以賺取高額利差。「融資難」問題盤根錯節,政策制訂需標本兼治,惟干預太多將窒礙市場化的發展。

上月信貸數據大跳水,引起市場百般揣測,人行歸納成幾項因素,甚至罕見地提前公開八月份的信貸額度。新增貸款每月表現不同,其實司空見慣,最大原因是銀行需完成一系列官方「指標」,央行愈多管束,就愈多不正常現象。所說的指標包括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率、貸存比率、不良貸款比率等,又要時不時奉命向一些特定行業開水喉。銀行每到半年結便要用高息吸引存款成為慣例,同時要達到貸款目標,六、七月往往是一道鴻溝,今年的季節性差距則拉得更闊,政策寬緊不一亦令銀行亂了陣腳。

商業銀行不離「風險與回報掛鈎」的道理,當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拉高了存款成本,而貸款又需求不絕的時候,放貸自然有所偏好,國企有中央擔保自然利率從優,中小微企不良率高難免惜貸,房地產現屬高風險行業避之則吉,貸款利率「三級制」正常不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十一個季度上升,銀行不是憂心盈利而是憂心風險,內部要求謹慎放貸,外部則要求向小微企放款,難免陽奉陰違。

壞帳上升是層層相扣,小微企會波及大中企,若製造業不景氣,將逐步擴散至零售業、房地產、地方政府以至銀行業。收緊銀根將造成連鎖反應的惡果,過度寬鬆則導致熱錢流竄,房地產過熱及通脹升溫等亂象。因此,今年終於搬出「定向降準」,希望對症下藥,初期效果好像不錯,各項經濟數據均交出成績,所擔心的仍是藥力短暫。由於加工製造業利潤微薄,還不如做起「貸款批發」好賺,難怪前年有民間高利貸,去年有假出口,今年由小微企利用政策賺取息差,對實體經濟並無裨益。

內地銀行業不斷進行增資擴股,發行優先股和可換股債券,但資本充足率一路下降;那邊廂,中證監限定分紅比例,派高息影響利潤保存。資金好像永遠不夠用,產能永遠存在過剩,供求關係從來未試過正常化,微刺激還搔不着癢處。新國十條強調要治本,降低融資成本的最直接方法是減息,其次是降存備率,但全面寬鬆後果太大,改革仍要小心翼翼,金融業要走「利率市場化」是漫漫長路,先要從改善供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