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自殘經濟

本港樓價破頂,連凶宅也受追捧,但賣地價不斷向下,更不時出現流標。財政司司長在網誌警告:「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較第一季緩慢,按季更出現收縮……實在擔心在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向上的情況下,裏裏外外、各種複雜交錯的風險因素已經不容易應付,如果再加上本地政局不穩,可能引發一場完美的金融經濟風暴。」

到底本港經濟和樓市前景如何?筆者悲觀預測:經濟和樓市前景均會低迷、財赤亦難避免。

有支持港府推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的星洲學者認為,如要擠掉泡沫,還要以「利率風險暫繳附加利率」去加重置業成本,才能壓低樓價,減低泡沫爆破的殺傷力。

筆者認為「3D」害港已深,若再變本加厲,樓價當然會暴跌,但恐怕負資產即時會出現,燒炭個案、破產個案驟增,職位朝不保夕,有樓亦無人敢買。

二手樓供應大跌

香港與新加坡不同,香港的私樓市場遠較新加坡大。在星洲,近九成人都住政府提供的組屋,首次置業者都不會買私樓。香港剛好相反,絕大部分首次置業者都買私樓。香港政府錯誤地停建居屋多年,近期才重啟,而居屋單位供應相當有限。首次置業者上車主要倚賴私樓的二手供應,其中包括小量的二手居屋和租置計劃下出售的已私有化公屋。

在星洲,推出額印和雙印都不會打擊一手組屋的供應,而只會打擊二手組屋和二手私樓的供應,因此問題不大。在香港則大不相同,額印和雙印都減低了私樓業主換樓的興趣,如不想被迫在三年內不得換樓,多會選擇一動不如一靜。私樓業主不換樓,二手私樓的供應就大幅下跌。可是本港經濟和社會相對穩定,置業需求強大,供不應求遂造成樓價飆升。

按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七年十月E類住宅(160平方米以上)樓價指數177.2,即比九九年的100,漲了77.2%;同期A類住宅(40平方米以下)樓價指數103.6,七年來漲幅僅3.6%。今年六月,E類住宅樓價指數264.1,A類住宅樓價指數270.5,小單位樓價反過來超過大單位樓價。E類住宅樓價自一二年十一月累跌2.5%,A類住宅樓價累升12.2%。

政府賣地收益減

目前的最大問題,在於多項辣招造成換樓活動下降,既妨礙市民換入空間較大的樓宇、改善居住環境,又減少上車盤的供應。此外,辣招減低政府賣地收益、減低經濟活力,既影響市民收入又影響政府稅收。有人說辣招是七傷拳,雖不中亦不遠矣!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