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值有爭議 科網泡隨時爆

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往美國上市進入倒數階段,而近期科網股公布的業績又普遍勝預期,在美股完成當前的大調整後,不難再掀起新一輪科網熱,會是真實抑或幻象,真是見仁見智。不過,眼見升完可再升,投資者怎不心動,由於科網股估值不便宜,必須有清晰思維,衡量其中的科技「含金量」,如只屬表面風光,升勢將難以持久,泡沫遲早爆破。

股市投資講基本分析,對科網股卻不合用,有人認為科網股前景是看增長而非估值,就算現在無盈利,只要信有前景,高估值與高股價被視為理所當然。

二○○○年科網股熱潮由盛而衰,轉眼十四年,期間網絡資訊科技突飛猛進,科網企業逐漸找到盈利模式,科網已不再是神話,並大量衍生為包含軟件、互聯網商貿、社交媒體等不同分類。

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為市場提供大量資金,間接推動科網股泡沫化。雖然今日很多互聯網企業已有實質收入甚至盈利,但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仍有爭議,難怪不少投資者憂慮,阿里上市說不定就是科網股見頂之時,估值偏高是向下調整的最現成理由。

在港股市場,中移是電訊股龍頭,市值超過萬七億港元,市盈率只有十一倍;騰訊是科網股龍頭,市值只有萬二億港元,市盈率卻接近六十倍。由於中移被視為更像是公用類的科技股,與騰訊在市盈率的差距,大概就是會否有動聽前景來說服投資者的分別。

至於阿里巴巴這家中國最大電子商貿企業,去年度收入大增五成,年賺二百三十億元人民幣,上市臨近,聲勢更是如日中天。不過,有專家認為,電商業務只是作為中介人,在網絡上提供訂購及送貨服務,並非創新的科技,業務飽和後根本難以繼續維持之前的高速增長。

這便引伸出一些用於評估科網股價值的方法,投資者大可自行判斷。個別科網股提出的新商業模式,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創造全新需求,以及大幅度提高生產力?抑或只是在既有的市場上,引入一些簡單的技術,以更低成本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呢?兩者都可以是新的商業模式,都可提高經營能力,分別在於獨佔性與持久性有不同,估值自然不可一概而論。可是,市場上濫竽充數的科網企業更多,在動聽的前景背後,能否實現持續的高增長,並且長遠有盈利,相當不明朗。

科網股今年曾出現多次大調整,聯儲局主席耶倫在國會聽證會也曾提醒,一些社交媒體及生化股的估值偏高,目的是警惕投資者可能面對的風險,不要重演二○○○年的科網泡沫爆破,以免對金融市場產生巨大衝擊。至於如何判斷科網股的價值,始終視乎投資者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