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驚無神插水 就怕息即是凶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接受媒體訪問時忽然拋出一句,估計美股將有重大調整。言猶在耳,道指失驚無神急插三百多點,並拖累昨天中港股市下跌,歐股連續第二天插水,就連中國製造業PMI報喜,也不像以往能對股市提供支持。環球股市這一跌,很多投資者都說不出原因,純粹沽咗先算。直至最新就業數據出爐才驚魂稍定,市場總算找出真兇,最擔心是美國提早加息。

道指經此一跌,今年以來的升幅即時化灰。相對而言,更有代表性的標普五百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與年初相比仍有進帳,未致一面倒恐慌。值得注意的是,在環球股市下挫的同時,石油、黃金、美歐國債等亦同步見紅,投資者未有在不同資產之間跳來跳去避險,反而更像先行獲利觀望,引伸出三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投資者真的能從容面對美國加息嗎?坊間一直有不少意見認為,美國就算真的加息,步伐會相當緩慢,聯儲局更會着力提供前瞻指引做好預期管理,因此加息衝擊有限,市場絕對可應付。可是觀乎今次市況,所謂的前瞻指引不清不楚,難起安撫市場作用,當加息時機愈來愈近,只怕人心更虛怯。

其次,整體資產估值是否到了位高勢危、弱不禁風的境地呢?聯儲局主席耶倫不久前說過,只有社交媒體股、生化股及高息債的估值有過龍的風險,其他資產的估值未脫軌,恐怕又是一廂情願。投資者看來不買這一套,因為道指成分股全屬大藍籌,若然覺得估值有堅實基礎,怎會話插就插?正因為估值已經偏高,一遇上風吹草動,例如對加息的預期可能有變,便即時出現大調整。

最後,投資者要不要制訂Plan B,預設應變部署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很多國際級機構大戶已開始調整策略,一方面以更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不會再單憑目前的市場利率來評估資產的相對估值,因為一旦加息,所有資產的風險都要改寫。至於更審慎的做法,就是減少持倉並增加手頭現金比例。大戶都搵定後路,普羅投資者更要警惕。

不要忘記,耶倫在七月初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說過,如果就業市場以超預期的速度改善,加息會比預期來得快及早。最新公布的七月份非農職位增加了二十萬九千個,雖然不及六月份,卻是連續六個月超過二十萬個,而且第二季的僱傭成本指數又錄得顯著上升,均顯示就業市場正加速轉好,有可能令加息難以再拖延。當加息預期上升,除了股市的估值要改變之外,新興市場及企業的垃圾債也會受衝擊,觸發更多違約並形成債務危機是不能抹殺的。當風險疊加兼一齊送上,市場如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