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一年一度發行通脹掛鈎債券(iBond),轉眼已賣第四批,今天起接受認購。當年推出通脹債,原意是金融海嘯後,中產階層普遍難受惠政府推出的紓困措施,同時預期美國QE印銀紙,可能造成惡性通脹,於是以派息掛鈎通脹的債券作為「派糖」的補充。時至今日,通脹債的功能已超出預期,肩負多重任務,變得欲罷不能。政府應該想想如何改良,讓其繼續發揚光大。
金融市場在海嘯後很快復原,後遺症則一直延續,本港通脹在二○一○至一一年急速攀升,背後原因包括經濟反彈、熱錢流入、租金上漲、人民幣升值推高進口貨價等。雖然買一手通脹債,每年收息僅幾百元,但對於納稅多、福利少的中產,總算好過無。而且派息的錢來自政府公帑,市民收息只是取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一份,視之為中產福利亦無不可,有閒錢應該買。
通脹債每年發行一百億元,以年期為三年計,等於已從市場抽走三百億元資金。這條數話少不少,在資產價格不斷膨脹之際,相信有助降低泡沫風險,如同金管局發行外匯基金票據抽走游資一樣。由於存款利率近乎零,計及通脹更是實質負利率,變相逼人冒險投資。現在有通脹債可選,縱然回報有限,好過盲目入市,反而可穩定市場。
此外,通脹債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功能,就是幫中小型券商拉生意。近年,不少券商積極吸納買通脹債的客戶,推出孖展優惠鼓勵大手認購及提供回收服務。明眼人都知借孖展來買有點多餘,因為以人人有份為本的循環分配機制,無論以一百萬孖展或幾萬私己錢認購,同樣最多獲兩三手。券商仍然樂此不疲,實際是想先吸納客戶,日後再做交叉銷售,開展其他生意,這真要多謝政府提供宣傳噱頭。
可惜,如以為通脹債可教育市民認識債市,肯定失敗。因為這不是典型債券,並非固定收益工具,派息多寡全看通脹,不像一般債券有固定票面息率,以及實際收益率隨市場利率變化有升有跌。因此通脹債很難讓投資者感受息口變化對債券價格的影響,也就難以明白一般債券的特性和玩法,更莫說要從中洞悉利率走向。
由於通脹債的功能早已超越原來的一次性紓困,既被視為中產僅有的福利,又作為資產泡沫緩衝,更是券商做生意的幫手,想要功成身退談何容易。政府不如以此為契機加以改良,借鑑外國做法,以固定票面息率發債,並且根據通脹作調整,可抵償通脹之餘,也讓大眾更能認識債券的屬性,以及感受市場利率變化,說不定能有警示作用。此外,亦可增加發行額,讓更多中產受益,真正壯大零售債市,好過現在予人感覺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