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研究機構稱,工廈活化政策推出四年,對從事藝術創作工作者未見其利,先受其害。現時工廈租金節節上升,令愈來愈多進駐工廈的藝創者難以承擔或面臨業主收樓的困擾,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相信兩年後有關申請免補地價改建商業用途的活化政策期滿後,若政府不再繼續,對創意企業未嘗不是好事。
另一方面,政府數據顯示,本港工廠大廈去年底的空置率為5%,與私人住宅4.3%的空置率相差不遠;至於工廈租金,過去三年間上升33%。有政府官員表示,租金準確反映供應和需求之間的關係,說明工商用地短缺。
一個是民間研究機構的意見,一個是官方的說法,都反映出目前本港工廈的狀況。筆者發覺兩者均有「誤區」,應弄清楚,以免誤導公眾。
現時工廈除了有劇社、Band房、畫室之類,亦有不少「劏房」、私房菜,這些用途嚴格來說均屬非工業。如果政府在統計工廈空置率時,連「不合法使用」也當作「正常情況」來計算,空置率的確不高,卻不合理。
至於租金高低,通常由供求決定。現況正說明,香港的確嚴重缺乏適合藝創工作者落腳的合法場地,他們才被迫在工廈當「非法租戶」(「自發活化」不等於合法)。
因此,政府應鼓勵更多工廈活化,改建成符合各種商業用途的大廈,便可「名正言順」地租予藝創工作者使用,場地供應充足,租金自然平穩。把逼走藝創工作者的「罪名」加在「活化工廈政策」身上,有點冤枉。
李秀恒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