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警盈喜 需報實數

證監會去年底成立企業規管專責小組打擊上市公司違規行為,小組「頭炮」即炮轟上市公司盈喜與盈警通告資料不清晰,僅表示錄較「重大」或「大幅」盈利或虧損,而沒披露相關數字或明確指出程度有多重大,令投資者難以評估通告對公司估值影響,以致去年僅約14%盈喜及盈警公司股價因而波動,情況令人意外。證監會促請上市公司作更具意義披露,盡量就有關通告提供具體金額。

證監會早前高調指,將主動出擊監察上市公司,新專責小組負責公司從首次招股上市,以至往後的企業行為作監察規管,重點關注披露及企業失當行為,專責小組昨發表首份《企業規管通訊》,關注上市公司披露質素。

預報公司僅14%股價波動

通訊指出,自去年一月實施內幕消息的新法定制度,去年上市公司發表內幕消息通告數目增加52%至4,883份,當中盈喜及盈警數目增加16%。證監會認為這類通告屬於股價敏感資料,惟一三年只有約14%盈喜及盈警公司股價因而有波動,直言通告只帶來平淡反應令人感意外。

證監會認為,股價無甚變動或因上市公司的股份流通量有限,但這只能解釋部分情況,證監會更關注是許多盈喜或盈警通告的資料不清晰,例如列出若干項目以解釋預期業績變動的原因時,遺漏具體數字,因而解釋為何有關預告沒引起股價變動。

對於有上市公司不願以未經審核的數字作公告,證監會強調,法例並沒規定內幕消息必須經核數師審核後才可披露,如公司有適當的財務匯報程序及謹慎地編制管理帳目,應披露在定期審閱有關管理帳目的過程中發現的內幕消息。

關注公告前數天始預警

證監會同時關注公司在年度業績公告前數日,即年度結束後接近三個月才發盈喜或盈警,強調發生嚴重延遲披露內幕消息時,證監會將考慮是否採取執法行動。

商會:未核數多不公布

上市公司商會主席辛定華稱,現時公司發盈喜或盈警沒一套量化準則,例如盈利變化達哪一個百分比需發表通告,很多時公司只為審慎起見發表有關公告。

事實上,很多時證券分析員早已了解公司的行業轉變,調低或調高盈利預測,市場已消化有關消息,故公告對股價沒任何影響。辛定華認為,公告發表後市場反應不顯著,與公告內容不夠具體關係不大。對於證監會要求公司提供具體數字,他說若數字未經審核,上市公司一般不會公布。

不過,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指出,證監會要求公布具體數字做法正確,公司沒理由不能於盈喜或盈警通告披露未經審核數字,因為季度及中期業績同樣是未經審核數字,因此不能成為推搪藉口,如果公司對具體數字有不確定性,可以公布一個範圍,例如「預期全年盈利會下跌15至25%,視乎最終審核數字」。

至於現時發表通告後股價沒有反應,他同意證監會說法是因通告不夠清晰,「如投資者已預期盈利會下降,但通告只重複內容而沒有披露盈利下跌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