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銀行(BNP)因與被美國制裁的國家做生意,遭到美國重罰,惹得法國財長振臂高呼,要求對國際支付貨幣進行「再平衡」,減少用美元。由於德國第二大的德商銀行也傳出捲入類似調查,相信「打倒美元霸權」的呼聲將更響亮。不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數據,環球央行的歐元儲備比例無增長,意味着鼓吹棄用美元的如意算盤難打響,對正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中國,更有引以為鑑的警示意義。
IMF數據顯示今年首季,環球央行的外匯儲備中,歐元佔比停留在百分之二十四點五,遠低於○九年金融海嘯後的百分之二十八;美元佔比則高達百分之六十一。更值得注意的是,早前有調查指,六成央行的儲備管理經理,擔心歐央行以貶值抗通縮,不打算吸納歐元,反而有意加注新興貨幣。由於央行外匯儲備組合,一定程度是依據國際支付需要來布陣,從中可窺探到環球支付貨幣孰輕孰重。
當法國財長怒斥美元霸權時,不忘批評歐洲國家不願以歐元支付,直指就算互相出售飛機等商品,竟然以美元清算,實屬多餘。當地石油企業高層也開口附和,認為採購石油就算以美元報價,也可折算為歐元找數,看似很簡單。不過,根據環球銀行電信協會(SWIFT)數據, 今年五月全球以美元支付的佔比較一月上升,同期歐元支付佔比則下跌,要改變非話咁易。
在支付清算時選用甚麼貨幣,非單純計價那麼簡單,錢收了回來要找地方「安置」,要有相應的資產用以保值增值,歐元區便十分輸蝕,因為資本市場的深度遠不及美國,資產選擇有限。此外,還要有相應的管理匯率風險工具,讓支付雙方對沖風險,這方面歐元同樣輸蝕。由此可見,以美元報價並折算歐元找數,只是信口開河,誰會願意為此承受兩趟匯兌風險。
由於中國有宏圖大計推動人民幣進身國際儲備貨幣,相信會樂見歐洲打倒美元的呼聲,但更重要是從中吸取經驗,認清歐元為何一直無法挑戰美元霸權。中國目前採取的方法甚具針對性,例如與外國主要貨幣實行直接兌換,避免使用美元交叉盤計價,同時又在歐洲廣泛設立具清算能力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並且不斷開放RQFII作投資渠道,都是對症下藥之舉,但規模仍細,需要長時間培植。
可惜,歐元及人民幣目前仍無法走出死穴,就是資本市場規模不及美國,金融機構及工商業,無可避免要染指美元資產,躲不過以美元支付清算,這便給美國監管機構延伸霸權的機會。當然,非美機構大可索性謝絕美元交易,可是這等於把市場拱手讓給美國金融機構,反而令美元霸權更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