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 show圓滿結束,個別回應是港股方面着墨太少。本地偏向(local bias)從來都有,因為投資者始終對本地公司比較熟悉及有感情。不過,與其迎合市場,倒不如我行我素,勉強永遠無幸福,正如不會無端端會逼自己去賭巴西對哥倫比亞一樣。
主力講美股,基本上兩個理由。第一,全球一體化以及隨身互聯網,令到不少巨企跨境入侵不同市場,本地薑多數唔夠辣,未必可以抗衡那些跨國巨無霸,在這個時代,贏家和輸家的距離愈拉愈遠。
第二,香港知識型股票太少,有規模的十隻手指數得晒。至於資產型公司,則隨着中港樓市降溫,變成長遠吸引力有限。就算想提供,也不易找出太多選擇。
而且在香港炒股票的經驗是很容易沮喪,有時好不容易靠美股賺了錢,一個屈尾十就在香港進貢。
感覺有如一個母親有兩個仔,一個生性畀家用,另一個就久不久在外面欠周身債要屋企幫。長期如此,更有耐性、更有感情都會死心放棄,何況生性的那一邊,是否有能力長期風光是完全無保證,一旦蘇州過後,在美股所賺的在香港敗清,肯定人都癲。
買香港股票的最大問題,是市場對於企業管治的風險認知水平,是非常之不穩定,一旦失去信心,股價絕對可以是無底深潭,有不少二三線擺出來完全是天仙局一樣,彷彿跌到零都不出奇。當然美股也不乏爆煲個案,但人們會認為是個別問題,而香港則存在一個市場結構性問題。
很明顯,這是過多劣質公司上市的後遺症,最慘是看不到會有改善的迹象,自己便惟有斬腳趾避沙蟲。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