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屢遭低估 異象勿當平常

常言道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環球投資市場近期異象頻生,更要提高警覺。追本溯源,這些異象的始作俑者,是環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已實行多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至今不但無迹象停止,反而變本加厲。因此,市場種種異象可視為警號,反映投資者既低估了風險,更存在嚴重的風險錯配。

很多市場異象,均可用央行的貨幣政策解釋。例如,曾經深陷債務危機的愛爾蘭,目前國債息率竟然比美國還低。如果說愛爾蘭的信貸質素比美國高,相信不會有太多人認同,息率較低的原因不過是歐央行再度大力放水,錢多追貨之下把債息推低。此外,歐元波動性竟然不及人民幣,同樣因為歐央行放水時明示想推低匯率,幕後勢力如此強大,歐元自然倒向一邊。

由央行炮製的市場異象,乃人為地扭曲市場,令投資者以為風險降低,實際是被低估而不自知,這從俗稱「恐慌指數」的美國VIX指數屢見低位可印證。VIX是根據美國標指期權交易情況編製,期權則有買保險的性質,好像持有正股的人如擔心股價會跌,可買入認沽期權打底;持有正股並預期再升空間有限,則可沽出認購期權賺錢。不過,從現在的VIX表現來看,投資者顯然不擔心大跌,更不認為升勢將完結,沒必要買保險,令指數趨降。

事實上,異象背後代表着投資者對風險的意識薄弱,懶得準備市場可能會逆轉,僅以低無可低的國債息率回報,與其他風險資產回報作比較,便以為低回報相對應必定是低風險,完全忽略低回報是被貨幣政策扭曲,並不合理。概括起來,目前的投資環境應該說是高風險只換來低回報。

由於被低波動性及低風險的假象蒙蔽,很容易忽視市況可能逆轉的先兆,面前便有兩個似乎不起眼,卻可扭轉樂觀情緒的巨大風險。第一,國際油價隨伊拉克內戰而上升,現時市場普遍認為當地石油設施仍完好,毋須恐慌,問題是無論戰局如何,石油供應版圖已從此改寫,若然戰事升級,逆轉之勢來得更快。第二,環球央行傾力放水谷經濟,萬一真的谷不起來怎麼辦?美股的收益預測已被一再下調,企業主要靠削開支及借平錢回購撐股價,若然經濟不前,股市信心又能撐多久?

當然,環球央行仍有能力繼續扭曲市場,而且欲罷不能,好像歐洲及日本繼續放水是其一,美國就算如期停止買債,亦無意掉頭出售資產,而且呼籲各國央行維持龐大資產負債表的聲音愈來愈大。不過,火箭可以一飛沖天,也總有一刻燃料用盡然後掉落。雖然市場現在還有上衝動力,異象紛陳正好提醒投資者,繼續玩是可以的,但要保持警覺,勿把異象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