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未回歸勢搶手

中港股市今年以來橫行之勢未斷,靜待滬港通政策開閘讓彼此「打氣」。方達資產管理分析員徐睿表示,滬港通為內地資本帳開放踏出第一步,但因投資額度有限,預料對滬港兩地市場影響不大,惟像中移(00941)這類未有回歸A股的大型國企,及A股掛牌的大型中藥股,料成為兩地投資者互相追捧的對象。

徐睿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滬港通意義雖然重大,但內地資本帳始終未有真正開放,加上有投資額度的設置,相信不會引發太大的資金流活動。滬港通實施初期,買賣滬股及港股的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及2,500億元人民幣。

資金短期流入A股

隨着滬港通概念興起,AH股差價顯著的股份已率先起動,但她認為,滬港通概念只會為相關股價帶來短暫波動。若滬港通落實後,一些在港上市的大型國企如中移,因未有回歸A股,料成為內地投資者的追捧對象;而A股中一些港股所缺乏的股票,例如大型中藥股,海外投資者應尤感興趣。

近期中國基金的資金流向較為反覆,徐睿指出,國際性基金在資產配置上,一定會將部分資金投入回報率較高的新興市場上,與歐美市場約15倍估值比較,中港市場的估值只有10倍左右。

對於近期多個新興市場如泰國、越南及俄羅斯出現政局或地緣政治不穩,她指泰國及越南對外資依賴性強,市場波幅大,而A股的經濟結構比較全面,儘管人民幣出現波動,長期料以升值為主,外資投資應保持穩定,她預料中國基金於中短線應持續有資金流入。

難望中央大舉救市

徐睿表示,近期內銀股顯著反彈,不少資金回流,但這不代表內銀的風險解除,像大量債務到期、加上表外資產如信託貸款,風險較高。她指,四大行的風險可控,加上約6%的股息率,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仍是好選擇。如果擔心內銀風險的投資者,她建議可考慮平保(02318)等內險股。

政策風險是A股的主要風險,對於近期中國經濟放緩,房地產市道疲弱,市場都憧憬中央或有救市行動。她認為,中央領導人已表明對經濟下行有較大的容忍度,要讓已經降溫的通脹不會反彈,所以她相信政府應不會大規模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但她指出,政府最近仍出台一些鼓勵性政策,例如新「國16條」穩定外貿,信貸政策方向亦是要引導資金投入實體經濟,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料對經濟有一定正面影響。

對於中國訂下今年7.5%經濟增長目標,她相信最終實際增幅即使偏離亦不會太遠,應在0.1至0.2%之間,假如增長7.3%也在市場可接受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