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經濟 趕客非良策

香港早已轉型為服務型經濟,從私人消費及服務輸出撐起經濟增長,足可印證。因此,當有消息傳出,政府正討論削減內地旅客以個人遊來港的數額,幅度可能達兩成,對零售、消費及服務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難怪有投資銀行認為,一旦落實削減個人遊配額,香港經濟增長率將降低半個至一個百分點。

在人流密集地區,近乎每個角落都有各式各樣的商舖,單憑直觀已可知零售消費在經濟中的重要性。事實上,本港零售業在本地生產總值中的份額絕對不低,約佔百分之四,若加上餐飲及批發,更達百分之七左右,比地產行業的份額還要高。而且,零售業與金融、通訊及運輸等行業的相關系數亦很高,即是零售業的任何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其他行業,牽一髮動全身。

有投資銀行估算,個人遊旅客消費佔本港整體零售額約四成;亦有券商以去年內地旅客消費額推算,一旦個人遊配額減少兩成,預料會減少二百億元消費。如果按照與其他行業的相關系數推算,金額將更高。此外,接待旅客亦屬於服務輸出的一種,影響層面再擴大。因此商界對突如其來的消息感到震驚,是可以理解的;同時,普羅大眾也不能忽視骨牌效應帶來的連鎖影響。

究竟個人遊對香港經濟增長的貢獻具體有多大,由於牽連甚廣,恐怕很難計算出無人異議的具體數字。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香港近十年的經濟增長率之中,私人消費及服務輸出基本上已支撐起絕大部分,而這兩大項目的變化,亦與當時的零售業表現息息相關。由此推敲,就算個人遊的直接貢獻未必真的很巨大,也會間接帶動本地私人消費開支,推動經濟增長。

因此,未來需要認真考慮的是,如果私人消費及服務輸出一旦放緩甚至倒退,構成本地生產總值的其他組成部分包括政府開支、貨物出口及固定資本形成等,能否接力而上填補空缺。以目前情況而言並不樂觀,一是主管財政的官員經常呻窮不願花錢,二是內地的出口形勢不好,三是香港產業空洞化難以吸引新投資。換言之,如想放棄一部分由旅客帶動的消費,首先要認真思考如何推動經濟轉型,建立能帶動增長的新產業,否則得不償失,可惜這並非朝夕間可做到。

一些港人對個人遊有負面觀感、一些品牌商把舖租搶貴、不同持份者得益懸殊,都是事實,即時落閘似乎可收立竿見影之效。不過,從經濟結構的角度來看,這樣會否對經濟增長構成下行壓力?能否在短時間內建立可作替代的新產業?均值得商榷。因此,設法疏導及化解矛盾,相比一刀切地設限,應是更理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