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息路迂迴 收水拖得就拖

美國聯儲局在四月底舉行的議息會議,被形容為「全無驚奇」交行貨,頗獲市場受落,而剛公布的會議紀錄卻顯示,一眾官員就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策略」作了廣泛討論,似要為加息鳴鑼開道。適逢最近幾天,鷹鴿兩大陣營的地區聯儲銀行行長排隊唱對台,更讓人覺得聯儲局內部絕不平靜,為加息時機針鋒相對。

目前外界一般的印象是,聯儲局將於今年十月停止買債,並會在大約半年後上調聯邦基金利率,正式踏上加息之路。其實,背後的計算絕非這麼簡單,而是複雜上千萬倍。在剛公布的會議紀錄中,出現幾個新焦點,有官員建議更多前瞻指引,對外提示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何時收縮,以及在甚麼情況下停止滾存式再投資。此外,會議亦談及如何運用多種新政策工具,包括逆回購、定期存款及超額儲備利率等。

官方常說停止買債不等於收水,因為債券到期後會把本金再投資,目前超過四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便會滾存下去,到當局停止再投資甚至出售資產,才算真正收水。不過,屬於鴿派兼有決策投票權的紐約聯儲銀行行長達德利,日前突然拋出不一樣的退市構想,認為不應縮減資產負債表,直至加息後才需要考慮,可視為當局不傾向急急收水的訊號,對加息時機有深刻影響。

其實收縮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並非單純停止再投資或出售資產那麼簡單,必須考慮債券需求減少後,極有可能推高長債息率,變相引導市場利率上升的後果,將會背離長期維持低息的承諾。不過,如要繼續背負超過四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技術上便不容易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因為要調節如此龐大的資產來達到目標利率水平,難度很高。

因此,才會用逆回購、定期存款及超額儲備利率等政策工具。這些工具主要針對目前超過二萬五千億美元的商業銀行儲備,透過調節逆回購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及超額儲備利率,吸收銀行過剩的資金。如果聯儲局把這些利率刻意訂在高於當時的市場水平,市場要與聯儲局競爭資金,便要給銀行更高利率,效果等同加息。換言之,毋須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已可加息,時間可以比預期早,如只看正式加息,必定後知後覺,實際上卻又不用太擔心。

無可否認,加息遲早要來,但想出一條這麼迂迴的加息之路,言下之意就是想盡量拖延,可不加就不加。試想想,聯邦基金利率加了再減,必會造成震盪;相反,各項新工具的利率,只須順應市場,可快可慢,彈性極大,把加息恐慌消弭於無形。如果再就資產負債表規模添加前瞻指引,講明有排也不會真正收水,在水源依然充沛下,美股及各類定息資產應該仍有排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