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經濟受控首季增7.4%

內地首季度經濟數據揭曉,受工業和投資偏弱拖累,中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回落至7.4%,為五年以來最低,但略高於市場預期,服務業貢獻度增,也釋放出經濟結構調整的積極訊號。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形容今年首季經濟「開局平穩」,指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年度預期目標範圍,沒有越出上下限。經濟學者認為,經濟數據尚在政府容忍範圍內,短期內料維持微刺激政策。

國務院:有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首季內地GDP總值128,21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7.4%,增速較去年第四季回落0.3個百分點,並低於7.5%的政府全年平均增長目標,但仍略高於7.3%的市場預期中位數。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首季經濟增速、就業及物價等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年度預期目標範圍,但同時也要看到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存在,要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注意防範和化解潛在風險,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

城鎮銀行或降存備率

會議提出,要加強金融對「三農」發展的支持,分類推進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改革,培育發展村鎮銀行,提高民營資本持股比例,並對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針對保就業問題,會議決定將去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延長至一六年底,並加以完善。

內地首季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17.6%;三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8.8%,均遜預期,三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2.2%,略高於預期12.1%。

網上零售激增51%

統計局昨亦首次公布網上零售額數據,首季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815億元,增長51.7%。

首季經濟數據有喜有憂。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稱,三月份製造業和服務業用電量反彈,鋼鐵及水泥等關鍵性生產品種的產出也改善,料今季GDP增速反彈至7.5%。他料微刺激仍可能出現,但央行近期不會降存款準備金率。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GDP仍處於下行趨勢,並可能在第二季回落到7.1%水平。若經濟在五月續下滑,政府會續放鬆政策,如增加信貸供應和下調存備率50個點子,減息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中國證券報》昨報道,相關部門制訂的穩增長措施已上報高層,包括加快金融改革、穩定進出口、加快項目審批及推廣出口退稅政策等。報道引述專家指,清潔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有可能成為重點扶持產業。